[發明專利]復合微生物顆粒肥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468132.1 | 申請日: | 2018-12-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6906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12 |
| 發明(設計)人: | 張秀;狄寶期;吳雅茹;晉潔瓊;尹學志;陰林;高晶輝;陳永霞;閆世清;王花;賈海霞;劉海霞;李文燕;何慶國 | 申請(專利權)人: | 內蒙古鑫都惠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5G3/80 | 分類號: | C05G3/8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013450 內蒙*** | 國省代碼: | 內蒙古;1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復合 微生物 顆粒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復合微生物顆粒肥,其包括微生物和基礎肥料。本發明的優點在于,基礎肥料養分配比合理、微生物活力高,施用后可明顯提高土壤微生物活力,使土壤中的有效菌活力由60%左右提高至80%以上,使得土壤情況得到明顯改善,并促進了農作物生長和其對于營養物質的吸收,使農作物增產5%以上、干物質含量提高10%左右;同時,在農作物生長增強的前提下,施用于土壤的基礎肥料被農作物充分吸收,避免發生因土壤營養元素富集而導致農產品污染的問題發生。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肥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復合微生物顆粒肥。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化肥的使用雖然可以促進作物生長,增加作物產量,但隨著近年來環保工作者對于農業生產土壤情況的跟蹤調查顯示,由于化肥不合理的利用,導致農業生產土壤情況惡化,隨著發生了一系列的土壤問題,例如土壤板結、鹽堿化程度加重、微生物群落失衡等,嚴重影響了農業生產的可持續進行。
為了解決化肥施用帶來的一系列問題,微生物肥應運而生。微生物肥是由一種或數種有益微生物、經工業化培養發酵而成的生物性肥料。微生物肥可以促進植物對營養元素的吸收利用,或者能夠抵抗某些病原微生物的致病作用,減輕病蟲害,從而提高農作物產量和品質。但如果土壤環境本身就存在營養物質缺乏的問題,即使施用微生物肥,也無法達到增產增效的效果。
為了解決微生物肥施用效果不理想的問題,農業生產科學研究者們創造性的將化肥和微生物肥結合在一起,研發出了復合微生物顆粒肥,復合微生物顆粒肥即具有微生物肥的優點,同時克服了微生物肥施用效果不理性的缺陷,受到了農業生產者的親睞。但是,在微生物肥的實際使用過程中發現,目前市售的微生物肥存在以下問題:1、基礎肥料配比不合理,造成土壤中營養元素沉積的問題,導致土壤或農產品污染,最終導致農作物污染;2、土壤被污染后,微生物進入土壤后活力不高、繁殖能力弱,不能起到很好的改善土壤環境的作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提高作物產量、提高土壤活菌率、降低農作物農殘含量的復合微生物顆粒肥。
本發明由如下技術方案實施:復合微生物顆粒肥,其包括微生物和基礎肥料,所述微生物的質量百分比為8%,所述基礎肥料的質量百分比為92%;所述微生物包括枯草芽孢桿菌,所述微生物的有效活菌數≥2.0億個;所述基礎肥料中的有機質含量≥23%,所述基礎肥料中的總養分≥15%,所述基礎肥料中有效鈣含量、有效鎂含量之和≥1%。
進一步的,所述微生物還包括地衣芽孢桿菌,枯草芽孢桿菌與地衣芽孢桿菌的數量比為8-9:1-2。
進一步的,所述基礎肥料中有效氮含量為5.41%、有效磷含量為 3.66%、有效鉀含量為6.6%、有效鈣含量為0.8%、有效鎂含量為 0.24%。
進一步的,所述基礎肥料由如下重量份的組分構成:硫酸銨26 份,鈣鎂磷肥2份,普鈣17.5份,氯化鉀10.5份,草炭34份,硫酸鋅0.5份,硫酸亞鐵0.4份,硼砂0.2份,鉬酸銨0.2份,硫酸銅 0.5份,硫酸錳0.2份。
本發明的優點:基礎肥料養分配比合理、微生物活力高,施用后可明顯提高土壤微生物活力,使土壤中的有效菌活力由60%左右提高至80%以上,使得土壤情況得到明顯改善,并促進了農作物生長和其對于營養物質的吸收,使農作物增產5%以上、干物質含量提高10%左右;同時,在農作物生長增強的前提下,施用于土壤的基礎肥料被農作物充分吸收,避免發生因土壤營養元素富集而導致農產品污染的問題發生。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復合微生物顆粒肥,其包括微生物和基礎肥料,微生物的質量百分比為8%,基礎肥料的質量百分比為92%;
微生物包括枯草芽孢桿菌、地衣芽孢桿菌,微生物的有效活菌數≥2.0億個,枯草芽孢桿菌與地衣芽孢桿菌的數量比為8: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內蒙古鑫都惠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內蒙古鑫都惠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46813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