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風險預警的駕駛員響應識別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464265.1 | 申請日: | 2018-12-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367540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2-22 |
| 發明(設計)人: | 方昌鑾;周清華;鄭澤濤;黃凱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云計趟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W40/08 | 分類號: | B60W40/08;B60W40/09;B60W50/1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1106 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將軍***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響應 駕駛員狀態 車載主機 風險預警 檢測裝置 識別系統 報警 安全預警裝置 處理控制模塊 數據處理模塊 數據傳輸模塊 特征采集模塊 信號收發模塊 駕駛員面部 安全系統 報警裝置 車載數據 獲取模塊 駕駛行為 事故發生 運輸過程 注意力 減速 改正 行駛 評估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風險預警的駕駛員響應識別系統,系統包括駕駛員狀態檢測裝置、車載主機、安全預警裝置和報警裝置;駕駛員狀態檢測裝置包括駕駛員面部特征采集模塊、數據處理模塊和數據傳輸模塊;車載主機包括處理控制模塊、信號收發模塊和車載數據獲取模塊;本發明系統在運輸過程中,對駕駛員在面對安全系統報出的報警提醒時,是否能夠做出有效合理的響應措施進行識別和評估,包括集中注意力、減速等改正駕駛行為。對駕駛員個人響應行駛風險的積極性進行評價,促使駕駛員收到報警時做出積極響應,避免事故發生。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商用車駕駛管理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基于風險預警的駕駛員響應識別系統。
背景技術
很多渣土車車主或駕駛員重效益、輕安全,運輸過程中,由于生理疲勞,駕駛員往往會不由自主的發生打瞌睡、閉眼等行為,存在嚴重的交通安全隱患。另外,駕駛員還可能因僥幸心理發生分心駕駛行為,如:抽煙、看手機、打電話等,導致車道保持能力減弱,一旦發生突發事件,駕駛員則極有可能因反應不及,造成嚴重的交通事故。另外,渣土車在行駛過程中,因駕駛室位于車輛左前方,而車輛右前方的后視鏡對車輛右側的情況反映存在盲區,即車輛右前方存在2m的視覺盲區,當渣土車在進行右拐動作時,往往會因為右側2m盲區內的行人被忽視而發生碾壓行人的嚴重交通事故。
目前市面上已出現針對以上安全隱患而設計出來的主動安全系統,可對車輛行駛過程中的潛在風險進行預警,提醒司機注意防范,避免事故的發生。但很多司機雖然在車上安裝了主動安全系統,但時間一久就會慢慢麻木,不再理會運輸過程中發生的預警提醒,使得主動安全系統并沒有被有效利用,形同虛設。而某些駕駛員仍然我行我素,不愿改正自己的不良駕駛習慣和行為,導致事故率無法得到有效控制和改善。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司機不理會運輸過程中發生的預警提醒,使得主動安全系統并沒有被有效利用,某些駕駛員仍然我行我素,不愿改正自己的不良駕駛習慣和行為,導致事故率無法得到有效控制和改善。為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基于風險預警的駕駛員響應識別系統,本系統在運輸過程中,識別駕駛員在面對安全系統根據當前風險所提出的預警提醒時,是否能夠做出正確合理的響應措施進行識別和評估,包括減速和改正駕駛行為等。對駕駛員個人響應行駛風險的積極性進行評價,促使駕駛員收到報警時做出積極響應,避免事故發生。
為了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基于風險預警的駕駛員響應識別系統,系統包括駕駛員狀態檢測裝置、車載主機、安全預警裝置和報警裝置;
駕駛員狀態檢測裝置包括駕駛員面部特征采集模塊、數據處理模塊和數據傳輸模塊;
車載主機包括處理控制模塊、信號收發模塊和車載數據獲取模塊;
安全預警裝置獲取車輛的行駛風險發出安全預警,并將風險信息上報至車載主機,車載數據獲取模塊將獲得的風險信息傳送至處理控制模塊,處理控制模塊對風險信息進行分析并發送指令至報警裝置控制其進行報警提醒;
駕駛員面部特征采集模塊用于采集駕駛員面部畫面,并將駕駛員面部畫面傳輸至數據處理模塊,由數據處理模塊分析得出駕駛員面部特征變化信息,同時將駕駛員面部特征變化信息由數據傳輸模塊發送至車載主機;
車載數據獲取模塊獲取駕駛員面部特征變化信息后傳輸至處理控制模塊,處理控制模塊根據當前報警并結合駕駛員面部特征變化信息,分析得出駕駛員面對風險預警時的響應行為。
本發明進一步限定的技術方案是: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基于風險預警的駕駛員響應識別系統,系統包括車載主機、安全預警裝置和報警裝置;
車載主機包括處理控制模塊、信號收發模塊、車載數據獲取模塊和車輛數據獲取模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云計趟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南京云計趟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46426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