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使用數字證書的可信度的方法和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464138.1 | 申請日: | 2018-12-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872149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02 |
| 發明(設計)人: | A·阿羅拉;M·庫馬爾;S·森古樸塔 | 申請(專利權)人: | 萬事達卡國際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Q20/38 | 分類號: | G06Q20/38 |
| 代理公司: | 中國貿促會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鮑進 |
| 地址: | 美國***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使用 數字證書 可信度 方法 系統 | ||
本公開涉及使用數字證書的可信度的方法和系統。公開了一種用于在區塊鏈交易中為匿名用戶生成數字證書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存儲區塊鏈,該區塊鏈由多個區塊組成,每個區塊包括區塊頭和交易值,其中每個交易值包括與區塊鏈交易相關的數據,所述數據包括發送地址、接收方地址和交易數量;接收來自計算設備的證書請求,該證書請求包括加密密鑰對的用戶公鑰;識別區塊鏈中的交易值的子集,其中發送地址或接收方地址是使用用戶公鑰生成的;基于在所述子集中包括的每個交易值中包括的數據來確定置信度水平;基于所確定的置信度水平生成數字證書;以及將所生成的數字證書發送到計算設備。
技術領域
本公開涉及使用數字證書來測量區塊鏈交易中的可信度(trustworthiness),具體而言,涉及基于區塊鏈上的交易歷史來為匿名實體生成數字證書,以供其它實體用于建立電子指示符作為在未來交易中的可信度的度量(measure)。
背景技術
導致區塊鏈越來越多地用作電子商務平臺的原因有很多。導致許多方面使用區塊鏈的一個值得注意的原因是匿名化:區塊鏈錢包背后的用戶的身份保持匿名。在許多情況下,個人或其它實體可能希望在進行交易時保持匿名,諸如當購買禮物時、當買令人尷尬的產品時、或者僅僅是期望使他們的購買習慣保持私密。這導致許多個人利用區塊鏈進行其中雙方都是匿名的電子商務交易。在這些情況下,當商家或個人與另一方進行交易時,他們對交易的另一方可能具有的唯一知識是他們的電子錢包或公鑰的地址。
雖然匿名化可能有益于保護消費者的身份,但是很大程度上由于相同的原因,它也可能是有害的。傳統區塊鏈交易的匿名性質使得消費者不知道他們正在與誰交易,因此可能與可信度較低的或可能試圖利用消費者的個人或實體進行交易。在傳統的電子商務交易中,雙方通常都知道另一方的身份,并且通常會對另一方的可信度有若干擔保:消費者知道商家是否已經存在一段時間并且仍處于營業中,而商家知道如果消費者已經授權訪問交易賬戶,那么他們可以得到該賬戶的發行方的信任。此外,支付網絡和發行機構通常代表消費者工作以通過核實身份并且如果欺詐被延續,還通過向消費者提供若干類型的追償來保護該消費者免受欺詐。這些措施通常涉及人類不可能單獨實現的復雜計算機過程,這不僅是因為所需的速度,而且因為電子確定的復雜度和輸入變量的形式的數量。但是,對于區塊鏈交易,任一方都沒有可用的知識,并且在出現問題時往往沒有追償可用;一旦交易被處理,就不可能被撤銷,并且沒有監管機構可以強制收款人在這種分布式分類賬(ledger)系統中退還付款人。因此,區塊鏈交易中的每個實體都必須接受另一方的話,并相信另一方正在準確地表示自己,或者更準確地說接受他們沒有準確地表示自己的風險。
電子評估已知方之間的交易風險的常見方式不能被轉化到其中不知道當事方的環境中。當然,對于商業規模系統,表示風險度量的電子確定必須快速、準確和可靠,每個因素都帶來不同的技術挑戰。
因此,需要一種技術解決方案來向兩個匿名實體提供在不損害匿名性的情況下——對于區塊鏈交易尤其如此——向彼此提供可信度的證據的方式。
發明內容
本公開提供了用于生成數字證書并在匿名區塊鏈交易中使用其的系統和方法的描述。一種被具體配置為充當受信任機構的計算機系統,該計算機系統以電子方式分析區塊鏈上的特定電子錢包的交易歷史,以基于關于雙重支出、資金不足、收到資金后未能完成交易、交付不充分或不正確的產品或服務以及欺詐或企圖欺詐的其它指示符的過去行為確定代表那個錢包在未來交易中的可信度的置信度水平的電子表示。受信任機構為每個電子錢包生成并簽名數字證書,該數字證書以電子方式指示表示為那個錢包識別出的置信度水平的值或變量。然后,在嘗試交易時,錢包可以自由地彼此共享這些數字證書,其中一個實體可以自由地驗證另一個實體提供的證書并確定他們是否愿意繼續進行具有關于另一個實體的可信度的證據的交易。因此,本文討論的系統和方法使得區塊鏈中的匿名用戶的可信度能夠被參與交易的各方識別和使用,而不會在處理中的任何點損害用戶匿名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萬事達卡國際公司,未經萬事達卡國際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46413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