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倒瓶剔除方法以及倒瓶剔除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461987.1 | 申請日: | 2018-1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52512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09 |
| 發明(設計)人: | 楊東東;白東;王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G47/256 | 分類號: | B65G47/256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王中葦;程金山 |
| 地址: | 010000 內蒙古自*** | 國省代碼: | 內蒙古;1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剔除 方法 以及 裝置 | ||
本發明提供簡單高效、節能環保的倒瓶剔除方法以及倒瓶剔除裝置。倒瓶剔除方法用于從瓶裝產品(30)的傳送鏈道(20)剔除倒瓶產品,在所述傳送鏈道(20)的容易發生倒瓶的位置的下游側設置有機械式的倒瓶剔除裝置(10),在瓶裝產品(30)的傳送過程中,正常產品在傳送鏈道(20)的帶動下順利通過倒瓶剔除裝置(10),倒瓶產品無法通過倒瓶剔除裝置(10)而在傳送鏈道(20)的帶動下被倒瓶剔除裝置(10)推出傳送鏈道(20)。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用于瓶裝產品加工領域的簡單高效、節能環保的倒瓶剔除方法以及倒瓶剔除裝置。
背景技術
在如今的食品飲料產品中,瓶裝產品占到70%之多。而在瓶裝產品的生產線,瓶裝產品通常要經歷灌裝、擰蓋、套標、打碼、裝箱、碼垛、入庫等生產工藝。上述的諸多工藝導致生產設備的增多和生產線的增長,比如乳制品行業瓶裝飲料生產線長達100米。瓶裝產品在生產設備之間由鏈道傳送,為了緩存產品而通常將鏈道設計成多鏈道。例如,擰蓋工藝與套標工藝之間的鏈道設計如下:擰蓋出→單鏈道→多鏈道(緩存作用)→單鏈道→套標進。在“多鏈道→單鏈道”這個過程中,瓶裝產品與鏈道相互作用,從而導致部分瓶裝產品發生倒瓶。發生倒瓶的概率與鏈道的設計有很大關系,但僅通過改善鏈道設計無法完全避免倒瓶的出現。一旦“單鏈道→套標進”這個過程中混有倒瓶產品,則倒瓶產品會進入套標設備從而導致套標設備堵停,對生產效率產生很大影響。
為了避免生產效率的降低,需要在單鏈道增加倒瓶剔除裝置。現在的生產線所廣泛應用的倒瓶剔除裝置為基于“電眼檢測+氣缸剔除”這一設計思想的裝置。即,通過傳感器對瓶裝產品的存在狀態進行檢測,在檢測到倒瓶產品后通過由氣缸驅動的裝置將倒瓶產品剔除。該種倒瓶剔除裝置的結構復雜,維護不便,設置及運行成本較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鑒于上述實際情況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簡單高效、節能環保的倒瓶剔除方法以及倒瓶剔除裝置。
本發明的一個技術方案的倒瓶剔除方法用于從瓶裝產品的傳送鏈道剔除倒瓶產品,在所述傳送鏈道的容易發生倒瓶的位置的下游側設置有機械式的倒瓶剔除裝置,在瓶裝產品的傳送過程中,正常產品在傳送鏈道的帶動下順利通過倒瓶剔除裝置,倒瓶產品無法通過倒瓶剔除裝置而在傳送鏈道的帶動下被倒瓶剔除裝置推出傳送鏈道。
本發明的一個技術方案的倒瓶剔除裝置設置于瓶裝產品的傳送鏈道的側方,具備:軸部,其固定設置于所述傳送鏈道的側方,且軸線方向與水平面垂直;剔除轉輪,其形成為大致星形狀且以旋轉自如的方式安裝于所述軸部的上部,所述剔除轉輪具備突出端部和剔除卡槽,所述突出端部是所述剔除轉輪中的半徑方向上的長度最長的部分,所述剔除卡槽由所述剔除轉輪的外側緣形成為與瓶裝產品的尺寸相對應的多個圓弧狀,所述軸部不與所述傳送鏈道接觸,所述剔除轉輪的下表面不與所述傳送鏈道接觸。
在一個優選的技術方案中,所述倒瓶剔除裝置設置在所述傳送鏈道的會合點或轉彎位置的下游側。
在一個優選的技術方案中,所述剔除轉輪相對于所述軸部而能夠裝卸。
在一個優選的技術方案中,所述剔除轉輪的下表面距所述傳送鏈道的表面的高度小于所述瓶裝產品的高度的一半。
在一個優選的技術方案中,所述突出端部與所述傳送鏈道的距該突出端部較遠的一側的邊緣的距離為所述傳送鏈道的寬度的1/2至2/3。
本發明的一個技術方案的倒瓶剔除方法用于從瓶裝產品的傳送鏈道剔除倒瓶產品,在所述傳送鏈道的側方設置有上述任一項的倒瓶剔除裝置,在瓶裝產品的傳送過程中,正常產品進入剔除卡槽,在傳送鏈道的帶動下推動剔除轉輪轉動并順利通過剔除轉輪,倒瓶產品無法進入剔除卡槽,從而無法通過剔除轉輪而在傳送鏈道的帶動下被剔除轉輪推出傳送鏈道。
發明效果
本發明的倒瓶剔除方法以及倒瓶剔除裝置簡單高效、節能環保。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46198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業務傳輸方法、裝置和系統、基站
- 下一篇:一種電力用電纜線抱箍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