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共享陪護系統的控制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457941.2 | 申請日: | 2018-1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559817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02 |
| 發明(設計)人: | 劉子云;馮高華;彭志國;彭爽;寧金香;于顯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南新云醫療裝備工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16H40/67 | 分類號: | G16H40/67;G16H40/40 |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43008 | 代理人: | 周長清 |
| 地址: | 410013 湖南省長沙市長沙高新開發***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陪護 共享 患者電子 患者信息 電子屏 綁定 護士 控制方便 系統開啟 診療信息 屏顯示 檔案 醫生 一對一 租用 身份 交流 開放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共享陪護系統的控制方法,所述共享陪護系統具有患者電子屏和監護人電子屏,使用時包括以下步驟:步驟S1:患者入院,根據患者信息在護士或醫生處建立患者信息檔案;步驟S2:根據患者信息檔案與共享陪護系統進行綁定,綁定后共享陪護系統開啟租用;步驟S3:共享陪護系統對綁定后的患者開放功能,在確認患者一對一身份后,開啟患者電子屏和監護人電子屏,允許患者電子屏顯示患者的診療信息,允許監護人、醫生、護士使用監護人電子屏與患者進行溝通和交流。本發明具有原理簡單、控制方便等優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主要涉及到醫院智能化醫護系統領域,特指一種一種共享陪護系統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患者在醫院住院過程中,往往需要除了自身的病床之外,還需要一整套的陪護設備和陪護人員,例如陪護床、輸液桿、醫護診療系統等等。但是,目前醫院病房內的空間較為狹小,病床和患者數量過多,空間利用率不高,加上一般均與護士工作站、醫生辦公室距離較遠,因此無法享受到較好的、及時的診療服務。現有眾多的病房內智能系統,均只是從醫生和護士工作方便的角度提供一些智能化的硬件設備,使其能夠更好的完成診療工作以及與患者交互診療過程中的一些診斷數據,卻沒有從更加人性化的角度,將醫生、護士、患者、家屬、探望人員等眾多主體合理、有效的統一起來,綜合考慮其使用價值。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就在于: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原理簡單、控制方便的共享陪護系統的控制方法。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共享陪護系統的控制方法,所述共享陪護系統具有患者電子屏和監護人電子屏,使用時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1:患者入院,根據患者信息在護士或醫生處建立患者信息檔案;
步驟S2:根據患者信息檔案與共享陪護系統進行綁定,綁定后共享陪護系統開啟租用;
步驟S3:共享陪護系統對綁定后的患者開放功能,在確認患者一對一身份后,開啟患者電子屏和監護人電子屏,允許患者電子屏顯示患者的診療信息,允許監護人、醫生、護士使用監護人電子屏與患者進行溝通和交流。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在所述步驟S1中,錄入患者信息后,醫生或護士將患者信息推送到與患者病床對應的共享陪護系統。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在所述步驟S1中,醫生或護士可以將患者信息記錄在一存儲介質中,患者根據存儲介質來對共享陪護系統進行綁定操作。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在所述步驟S2中,共享陪護系統通過患者電子屏提示患者進行綁定和確認操作。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患者電子屏上顯示一個二維碼供患者的監護人和/或患者本人下載控制程序;患者的監護人和/或患者通過掃描下載控制程序之后,共享陪護系統提示租用成功,所有功能開放。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監護人電子屏為一個可轉向的交互顯示屏,該交互顯示屏在收到控制指令之后,完成轉動完成轉向,自動轉向朝向患者的病床或患者所在的區域。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交互顯示屏的控制指令由護士在工作站發出,或者患者的聲音信號來進行控制,一旦患者發出聲音該交互顯示屏則自動轉向;又或者,所述交互顯示屏通過監護人在移動終端設備上通過控制程序完成。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共享陪護系統包括聲音采集部件,所述聲音采集部件用來采集患者的聲音信號,用來實現遠程通話或遠程交互。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聲音采集部件設置有聲紋識別模塊,利用聲紋識別模塊在患者進行第一次開啟共享陪護系統使用時,直接對患者的聲紋進行識別、記憶和確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南新云醫療裝備工業有限公司,未經湖南新云醫療裝備工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45794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