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制備石墨烯的方法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811456420.5 | 申請日: | 2018-1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292760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2-01 |
| 發(fā)明(設計)人: | 陳鳳貴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江師范學院 |
| 主分類號: | C01B32/184 | 分類號: | C01B32/184 |
| 代理公司: | 重慶博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張先蕓 |
| 地址: | 408100 ***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石墨烯 制備 可再生生物質材料 高溫碳化處理 生物質材料 生物質溶液 原料及試劑 高溫碳化 技術支持 理論指導 溫度調節(jié) 形貌結構 制備過程 呈片狀 可降解 催化劑 調控 應用 | ||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制備石墨烯的方法,利用可再生生物質材料為原材料,通過冷凍干燥和高溫碳化處理即可制備得到石墨烯,并開拓了冷凍干燥新方法。本發(fā)明制備的石墨烯呈片狀,可通過調節(jié)生物質溶液的濃度來調控石墨烯的形貌結構,可通過高溫碳化溫度調節(jié)石墨烯化學成分。所有原料及試劑來源廣泛易獲得、成本低廉、可降解,對人體和環(huán)境無害;制備過程不需要催化劑,工藝簡單方便,易于實現(xiàn)大規(guī)模的工業(yè)化生產,為簡便制備石墨烯提供了新的理論指導和技術支持,同時提高生物質材料的高附加值應用,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碳材料制備技術領域,特別的涉及一種制備石墨烯的方法。
背景技術
石墨烯是一種由六角峰巢晶格堆積起來的二維單原子層碳材料,這種幾乎完全透明、質輕、柔韌的材料不僅是目前已知最薄、最堅硬的納米材料,而且具有許多優(yōu)異的性能,比如石墨烯的導熱系數(shù)約為5300W/m·K,高于天然石墨、碳納米管和金剛石等材料;石墨烯常溫下的電子遷移率大于15000cm2/V·s,高于納米碳管和硅晶體;石墨烯的電導率高達10-6 S/m,比銅或銀更低,是目前電導率最高的材料。這是基于石墨烯的這些獨特的物理及化學性能,使其在鋰離子電池、超級電容器、太陽能電池、發(fā)光二極管、傳感器、儲氫、催化劑載體、復合材料、涂料、生物支架材料、藥物控制釋放等領域有廣泛的應用前景,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
目前,可采用許多種方法均可用于制備石墨烯,如微機械剝離法、溶劑剝離法、氧化-還原法、晶體外延生長法、化學氣相沉積法、微波法和電化學法等。在這些方法中,微機械剝離法和晶體外延生長法制備效率比較低,目前難以滿足大規(guī)模生產的需要;化學氣相沉積法雖然可以獲得大尺寸連續(xù)的石墨烯薄膜,但適用于電子器件和透明的導電薄膜,卻不能滿足儲能材料及功能復合材料領域的大規(guī)模需求;氧化-還原法制備石墨烯粉體的成本低廉且容易實現(xiàn),但是所制備的石墨烯通常含有較多的缺陷,且在制備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廢水或廢氣,對環(huán)境造成嚴重污染;微波法和電化學法具有反應周期短、高效率、綠色無污染和所制備的石墨烯形貌較完整、缺陷少等優(yōu)點,然而由此制備的石墨烯產量少,尚不能實現(xiàn)大規(guī)模的工業(yè)化生產。
木質素、堿木質素、纖維素、海藻酸鈉、單寧酸等生物質碳源材料是一種儲量豐富、可再生的重要資源,可再生生物質材料是世界上儲碳量最為豐富的資源,由于其來源廣泛易獲得、成本低廉、含碳豐富等特點可作為一種優(yōu)良的多孔碳材料前驅體;目前,利用可再生生物質材料作為前驅體制備碳材料,從而生產對人體和環(huán)境無害,可降解、價廉的生物質碳氣凝膠是倍受關注的研究方向。但很少有文獻報道應用生物質材料制備生物質基石墨烯。
發(fā)明內容
針對上述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種新型高效制備石墨烯的方法,解決現(xiàn)有石墨烯制備成本高,工藝復雜條件苛刻不容易控制,環(huán)境污染大,能耗高,而且不能實現(xiàn)大規(guī)模的工業(yè)化生產,所制備石墨烯不易存儲等問題,同時拓展了冷凍干燥方法,實現(xiàn)在常壓條件下的冷凍干燥,并促進可再生生物質材料的高附加值應用。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采用了如下的技術方案:一種制備石墨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生物質碳源材料溶于溶劑中,充分混合,得到濃度為5~50mg/mL的混合溶液,將所述混合溶液冷凍干燥,得到納米厚度的片狀結構多孔氣凝膠;
2)將步驟1)得到的片狀結構多孔氣凝膠在真空或惰性氣氛下高溫碳化處理,即可得到石墨烯。
這樣,直接使用冷凍干燥技術,可以實現(xiàn)木質素等生物質分子的單層或多層的片狀分布,并可通過控制濃度調控前驅體結構及分布,制備得到的石墨烯前驅體具有納米功能的生物質氣凝膠,可以極大的增加其比表面積和孔結構,其物理形貌結構與石墨烯或氧化石墨烯極其相似;進一步,通過高溫熱處理的方式實現(xiàn)有機碳源材料的碳化與石墨化,完成化學結構的轉化,由有機轉化為石墨的碳成分,而最終實現(xiàn)石墨烯的制備,并且通過調節(jié)碳化溫度可以控制石墨化程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江師范學院,未經長江師范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45642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