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直線電機驅動式低壓大排量無油渦旋壓縮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455875.5 | 申請日: | 2018-1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737060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17 |
| 發明(設計)人: | 孫鳳;史策;竇汝桐;徐方超;金俊杰;李強;任會之;潘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沈陽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F04C23/02 | 分類號: | F04C23/02;F04C18/02;F04C29/00 |
| 代理公司: | 沈陽智龍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21115 | 代理人: | 周智博;宋鐵軍 |
| 地址: | 110870 遼寧省沈陽***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直線 電機 驅動 低壓 排量 渦旋 壓縮機 | ||
直線電機驅動式低壓大排量無油渦旋壓縮機,該壓縮機包括第一動渦盤(1)、第二動渦盤(2)、下外殼(3)、下次級(6)、下初級(7)、上滑塊(11)、上初級(12)、上次級(13)、上外殼(17)和下滑塊(19);第一動渦盤(1)的頂部設置頂板(1?1),第二動渦盤(2)底部設置底板(2?1),兩臺直線電機分別在相應的導軌上做往復直線運動,帶動各自初級上固定的動渦盤,使兩渦盤之間形成相對的旋轉運動,避免了防自傳裝置的使用。不用軸來實現轉動,用直線電機驅動可以將回轉半徑擴大,彌補了傳統渦旋壓縮機排氣量無法做大的缺點。不僅克服了現有無油渦旋壓縮機中存在的潤滑問題,而且轉速較低,運轉平穩,安全可靠。
技術領域
本發明專利涉及一種直線電機驅動式低壓大排量無油渦旋壓縮機。
背景技術
渦旋式壓縮機近年發展十分迅速,它具有結構簡單、連續工作性好、可在少油條件正常工作、使用壽命長等特點。缺點是現有條件下,與大排量往復式壓縮機相比,現有的渦旋壓縮機基圓半徑最大僅為3毫米。因為傳統的渦旋壓縮絕大部分是由電機作為驅動元件由軸來帶動旋轉,由于受扭矩影響,曲軸半徑不能做太大,導致壓縮機的回轉半徑很小,基圓很小,所以渦旋壓縮機的排氣量不大。曾有人提出兩臺機器并聯使用,這種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排氣量的問題,但是從長遠來看還存在結構復雜,安裝占用空間大、故障率是單臺壓縮機雙倍、成本較高等問題。還有人提出修改壓縮機型線參數,強行使壓縮機排量增大,結果是增加了扭矩從而造成故障率增高等一系列問題。因此開發大排量渦旋式壓縮機是當務之急。
目前市場上銷售的渦旋式壓縮機絕大部分是由電機作為驅動元件,都需要把渦旋壓縮機主軸的自轉轉化為動渦盤的公轉,所以要在動渦盤的下端配備防自轉機構來實現動渦旋盤的平動畫圓動作。渦旋壓縮機在工作時動渦盤所受的徑向力、切向力、自傳力矩和傾覆力矩均傳遞給防自轉裝置,所以該裝置需要進行一定的潤滑。有油就會存在一定的油耗,具相關數據統計在化工產業中由于大批壓縮機的使用導致每年都要投入大量資金在壓縮機中的油耗上。現有解決方法是采用磁懸浮技術驅動渦旋壓縮機,雖然省去了防自傳機構和用油,但是減少了排量,使壓縮機工作效果減弱,對于制冷要求較高的場合根本無法滿足。
發明內容
發明目的:
本發明提供一種直線電機驅動式低壓大排量無油渦旋壓縮機,其目的是是克服現有渦旋壓縮機需要防自傳裝置造成的磨損大,大量用油的問題。通過改變驅動方式,增大渦旋式壓縮機排氣量。
技術方案:
一種直線電機驅動式低壓大排量無油渦旋壓縮機,該壓縮機包括第一動渦盤1、第二動渦盤2、下外殼3、下次級6、下初級7、上滑塊11、上初級12、上次級13、上外殼17和下滑塊19;第一動渦盤1的頂部設置頂板1-1,第二動渦盤2底部設置底板2-1;
上外殼17連接下外殼3形成中空的腔體結構,第一動渦盤1、第二動渦盤2、下次級6、下初級7、上滑塊11、上初級12和上次級13設置在上外殼17和下外殼3形成的腔體結構內;
上外殼17頂部內壁設置上次級13和導軌16;上滑塊11設置在導軌16上且上滑塊11能沿著導軌16滑動,上滑塊11及上初級12均連接第一動渦盤1的頂板1-1,上初級12對應上次級13設置且上初級12能相對于上次級13移動;
第一動渦盤1和第二動渦盤2處在同一平面上,下滑塊19設置在第二動渦盤2的底板2-1的底部并與第二動渦盤2連接,下滑塊19設置在下導軌20上且能沿著該下導軌20滑動,下導軌20與下外殼3連接設置;
下初級7固定在第二動渦盤2的底板2-1的底部且能帶著第二動渦盤2移動,下次級6對應設置在下初級7下方,下初級7能相對于下次級6移動;
上初級12和上次級13構成上直線電機結構,下次級6和下初級7構成下直線電機結構,上直線電機結構與下直線電機結構呈180度相位安裝。(如圖1、3和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沈陽工業大學,未經沈陽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45587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