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污水生物處理裝置和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455008.1 | 申請日: | 2018-1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336253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01 |
| 發明(設計)人: | 郝如杰;周連奎 | 申請(專利權)人: | 金鑼水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3/28 | 分類號: | C02F3/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鍾維聯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579 | 代理人: | 趙中璋 |
| 地址: | 276036 ***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污水 生物 處理 裝置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污水生物處理裝置,包括豎直設置于池底上的圓柱形外殼和第一隔板,第一隔板將外殼的內部空間分割成半圓柱形的左部和右部,左部作為曝氣槽;右部的下部設有倒置半圓錐臺形的第二隔板,第二隔板將右部分割成上部和下部,上部作為沉淀槽,下部作為缺氧槽;第一隔板的中部設有連通曝氣槽和沉淀槽的布水孔。本發明可提高脫氮除磷的效果,減少混合液在豎直方向上的流動距離以利于節能降耗。本發明的裝置還具有結構強度大、材料利用率高、便于組裝和建造等優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水處理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污水生物處理裝置和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環境意識的逐漸增強,環境保護法規的逐步完善,對污水處理的要求也日漸高漲。小型污水生物處理裝置占地面積小,可以方便地就近安置在污染源附近,從而減少污水收集系統的建設和投資,特別適用于海島、農村等地區。然而,小型污水生物處理裝置的處理量較小,能耗較高,并且脫氮除磷方面仍然不盡如人意,且對污水水量和污染程度等方面的沖擊往往耐受性較差。因此,仍然需要改進的污水生物處理裝置以便更好地解決上述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污水生物處理裝置以解決前述現有技術中的問題。具體而言,本發明提供以下技術方案。
在一個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污水生物處理裝置,包括豎直設置于池底上的圓柱形外殼和第一隔板,第一隔板將外殼的內部空間分割成半圓柱形的左部和右部,左部作為曝氣槽;右部的下部設有倒置半圓錐臺形的第二隔板,第二隔板的下端連接于池底并且上端連接于外殼的內壁中部,右部被第二隔板分割成上部和下部,上部作為沉淀槽,下部作為缺氧槽;第一隔板的中部設有連通曝氣槽和沉淀槽的布水孔;缺氧槽底部設有污水入口用于從進水管導入污水;沉淀槽上端的外殼內壁處設有溢流槽以及與溢流槽流體連通的出水管;沉淀槽底部的污泥出口與缺氧槽底部的污泥入口通過污泥回流管流體連通用于將沉淀槽底部的污泥導入缺氧槽;延伸進入曝氣槽中部或上部的好氧混合液出口與缺氧槽底部的好氧混合液入口通過好氧混合液回流管流體連通用于將曝氣槽中部或上部的好氧混合液導入缺氧槽;缺氧槽底部的缺氧混合液出口與曝氣槽底部的缺氧混合液入口通過缺氧混合液回流管流體連通用于將缺氧槽中的缺氧混合液導入曝氣槽。
進一步地,所述布水孔在曝氣槽一側的下沿設有向上延伸進入曝氣槽的導流板,導流板與第一隔板在曝氣槽一側的壁面限定導流通道用于將曝氣槽上部的混合液通過布水孔導入沉淀槽。
進一步地,所述布水孔在沉淀槽一側的上沿設有向下延伸進入沉淀槽的布水板用于將來自布水孔的混合液導向沉淀槽的中部或下部。
進一步地,所述布水孔為橫向布置在所述第一隔板的一個或多個狹縫或通孔,所述導流板和所述布水板均與所述布水孔同向布置。
進一步地,所述的污水生物處理裝置還包括固定且貫穿所述第二隔板的放空管,使得所述缺氧槽的上部通過所述放空管與所述污水生物處理裝置的上方環境空氣流體連通。
進一步地,所述好氧混合液出口在曝氣槽中向上延伸穿過導流板進入導流通道用于將導流通道中的好氧混合液導入缺氧槽。
進一步地,所述缺氧槽中沿圓柱形外殼的徑向設有多個折流支撐板將缺氧槽分隔成多個喇叭口形的室,折流支撐板的上端與第二隔板的下側壁連接并且下端與池底連接,所述多個折流支撐板交替地在靠近外殼內壁處形成允許混合液通過的第一通道和在靠近第二隔板下端處形成允許混合液通過的第二通道以便串聯所述多個喇叭口形的室;所述污水入口、污泥入口和好氧混合液入口設于所述串聯的多個喇叭口形的室中的第一個;所述缺氧混合液出口設于所述串聯的多個喇叭口形的室中的最后一個。
進一步地,所述外殼、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均由板材通過拼裝形成,所述板材選自防腐涂裝碳鋼板、不銹鋼板或搪瓷鋼板,
進一步地,所述池底為鋼板或鋼筋混凝土構筑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金鑼水務有限公司,未經金鑼水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45500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