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RFID標簽、防復制包裝結構和RFID標簽的檢測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454414.6 | 申請日: | 2018-1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447226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08 |
| 發明(設計)人: | 葉雪輝;林和瑞;王雲 | 申請(專利權)人: | 廈門艾歐特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K19/077 | 分類號: | G06K19/077;G06K17/00 |
| 代理公司: | 廈門智慧呈睿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5222 | 代理人: | 楊玉芳;楊唯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廈門市軟***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封條 屏蔽 天線 防復制 兩臂 包裝結構 檢測線圈 檢測 超高頻頻率 電氣連接 非法用戶 數據信息 損壞檢測 天線電氣 撕除 保密 篡改 發射 攻擊 覆蓋 記錄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RFID標簽、防復制包裝結構和RFID標簽的檢測方法,RFID標簽包括:RFID芯片、天線、檢測線圈以及屏蔽封條。其中:天線具有用以接收和發射超高頻頻率信號的兩臂,屏蔽封條覆蓋在所述天線的兩臂,以使天線的兩臂形成環路。檢測線圈的一部分設置在屏蔽封條上,另一部分與RFID芯片電氣連接,從而在屏蔽封條被撕除時能夠損壞檢測線圈,并由RFID芯片檢測并記錄損壞信息。RFID芯片與天線電氣連接。本發明具有保密防復制的作用,杜絕非法用戶或攻擊者能夠隨意獲取和篡改RFID標簽的數據信息。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射頻識別技術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RFID標簽、防復制包裝結構和RFID標簽的檢測方法。
背景技術
物聯網智慧包裝是指通過包裝材料上的RFID技術標簽、可變數據條形碼、一維條形碼及二維碼等各類智能標簽,承載地理標志、企業標志、公司商標、產品信息、活動內容等數字化信息,可應用于產品生產管理、流通防偽朔源、品牌宣傳、營銷互動等多個環節,是工企業數字化管理的重要工具。目前,隨著智慧包裝行業的不斷發展,從用戶體驗的角度,智能包裝越來越強調交互的重要性,而這其中的RFID技術作為智能包裝中的熱點技術,通過射頻信號自動識別目標對象并獲取相關數據,具有識別工作無須人工干預,可識別高速運動物體并可同時識別多個電子標簽,操作快捷方便等一系列優勢,擁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目前,常規的RFID標簽,是通過讀寫設備以無線方式與RFID標簽進行數據交換,雖然給用戶帶來極大的靈活性和便利性,但是也使非法用戶或攻擊者通過非法設備能夠隨意監聽這些無線通信信息。即使對RFID通信信息進行了加密處理,非法用戶或攻擊者也可以通過長期自由地獲取大量加密數據,最后破解這些信息。另外,非法用戶或攻擊者還可以通過揭下產品上的正品RFID標簽,轉移所述RFID標簽至其他包裝上,導致正規產品被假冒以假亂真。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RFID標簽、防復制包裝結構和RFID標簽的檢測方法,本發明具有保密防復制的作用,杜絕非法用戶或攻擊者能夠隨意獲取和篡改RFID標簽的數據信息,RFID標簽被撕除時,RFID芯片會永久記錄該RFID標簽被拆毀。
第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RFID標簽,包括:RFID芯片、天線、檢測線圈以及屏蔽封條;其中:
所述天線具有用以接收和發射超高頻頻率信號的兩臂,所述屏蔽封條覆蓋在所述天線的兩臂,以使所述天線的兩臂形成環路;
所述檢測線圈的一部分設置在所述屏蔽封條上,另一部分與所述RFID芯片電氣連接,從而在所述屏蔽封條被撕除時能夠損壞所述檢測線圈,并由所述RFID芯片檢測并記錄損壞信息;
所述RFID芯片與所述天線電氣連接。
優選地,所述天線為鋁或銅材質制成的偶極子天線。
優選地,所述屏蔽封條為鋁箔材質制成的一層金屬片。
優選地,所述檢測線圈的材質為鋁箔。
優選地,所述檢測線圈呈環形結構;所述檢測線圈的其中一條邊與所述RFID芯片電氣連接。
優選地,所述RFID芯片內置一存儲區,用于記錄所述檢測線圈是否被損壞的信息。
優選地,還包括一貼附片;所述天線和所述屏蔽封條設置在所述貼附片上。
第二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防復制包裝結構,包括封口以及配置在所述封口內側的如第一方面所述的RFID標簽。
第三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基于第一方面所述的RFID標簽的檢測方法,包括:
RFID芯片獲取檢測線圈兩端的電阻值;
當所述電阻值為0時,則判斷所述檢測線圈未被損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廈門艾歐特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廈門艾歐特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45441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