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水源地保護區公路徑流收集及應急凈化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451317.1 | 申請日: | 2018-1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371776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2-22 |
| 發明(設計)人: | 田欽;張安;萬子欣;鄒云朋;歐陽二明;詹健;袁瑞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昌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1C11/22 | 分類號: | E01C11/22;E03F5/04;E03F5/10 |
| 代理公司: | 南昌青遠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6123 | 代理人: | 張以標 |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出水管 分流池 應急 物理吸附池 連通 儲蓄池 生態池 植草 公路徑流 凈化系統 保護區 進水管 水源地 水質凈化技術 擋板 活性碳板 快速啟閉 路面徑流 水生生態 依次串聯 導流墻 閥門井 放空閥 止回閥 閥門 細石 徑流 環境保護 種植 | ||
本發明涉及環境保護、水質凈化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水源地保護區公路徑流收集及應急凈化系統。本系統包括分流池、物理吸附池、應急儲蓄池以及植草生態池,所述分流池、物理吸附池、應急儲蓄池和植草生態池依次串聯連通,分流池上連通有路面徑流進水管、后期徑流出水管、分流池出水管以及分流池止回閥,其內設有快速啟閉閥門。所述物理吸附池上連通有物理吸附池出水管,其內設有數層活性碳板。所述應急儲蓄池上連通有應急儲蓄池出水管和應急進水管,其內設有閥門井和雙向放空閥。所述植草生態池上連通有植草生態池出水管,其內設有導流墻和細石擋板,池底部種植水生生態植物。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環境保護、水質凈化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水源地保護區公路徑流收集及應急凈化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公路網的不斷完善,公路與周邊環境的安全問題也逐漸顯露出來,特別是高速公路在跨越水源地保護區等環境敏感區時,水環境保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大量專家學者研究表明,車輛在行駛期間會在路面遺留大量的污染物,主要包含廢氣類、油污類、重金屬類,經雨水沖刷路面產生的路面徑流若不經過處理直接排放,會對周圍水域造成嚴重的影響。同時,運載各類危險品的車輛,若發生意外事故導致有毒有害物質泄露到保護區水域,更是一種不可逆轉的傷害。所以,在公路建設不斷推進的同時,必須對跨越水源地保護區的路面徑流進行處理控制,使水質指標達到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Ⅱ類、Ⅲ類的排放標準,有效減低公路交通運營對水源地保護區的危害。
目前,對于公路徑流的污染機理與處治,我國已開展了一些研究,但針對公路徑流收集及應急凈化系統的研究較少,尤其是針對水源地保護區等排放標準有嚴格要求區域的路面徑流收集與應急凈化系統幾乎空白。鑒于以上原因,亟待設計一種水源地保護區公路徑流收集與應急凈化系統,以提高水源地保護區應急能力與解決水資源再利用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適應現實需要,提供一種水源地保護區公路徑流收集及應急凈化系統。
為了實現本發明的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鑒于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水源地保護區公路徑流收集及應急凈化系統。正常狀況下路面徑流經分流池初步沉淀、物理吸附池吸附隔離、應急儲蓄池儲蓄收集、植草生態池有序凈化最終達到國家水質排放標準,后期徑流可通過開啟快速啟閉閥門直接排入周圍水域;應急狀況下通過打開應急進水管將泄露的有毒有害液體直接排入應急儲蓄池等待進一步處理,達到凈化路面污水,有效解決水資源再利用問題,同時提高水源地保護區對由于公路運輸產生的突發環境安全事件的應急能力,有效保護水源地保護區水質安全。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出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水源地保護區公路徑流收集及應急凈化系統,包括分流池、物理吸附池、應急儲蓄池以及植草生態池,所述分流池、物理吸附池、應急儲蓄池和植草生態池依次串聯連通,分流池上連通有路面徑流進水管、后期徑流出水管、分流池出水管以及分流池止回閥,其內設有快速啟閉閥門。所述物理吸附池上連通有物理吸附池出水管,其內設有數層活性碳板。所述應急儲蓄池上連通有應急儲蓄池出水管和應急進水管,其內設有閥門井和雙向放空閥。所述植草生態池上連通有植草生態池出水管,其內設有導流墻和細石擋板,池底部種植水生生態植物。
進一步的,所述快速啟閉閥門正常狀態為閉合狀態,高度低于分流池上邊緣,當遇到特大暴雨或直接排放后期徑流時可開啟快速啟閉閥門。
進一步的,所述分流池上的分流池出水管連通物理吸附池,分流池出水管由分流池止回閥控制開閉,分流池止回閥只允許徑流從分流池流入物理吸附池中,不允許徑流從物理吸附池倒流回分流池中。
進一步的,所述物理吸附池設有懸浮物擋板,懸浮物擋板垂直于物理吸附池中的水流方向,固定在與物理吸附池水流方向平行的兩面池壁上。懸浮物擋板底部與活性碳板頂面保持一定距離,形成過水通道,懸浮物擋板超出物理吸附池最高水位線一定高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昌大學,未經南昌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45131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道路行車道透水路面結構及其鋪設方法
- 下一篇:透水路面和透水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