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Ti3 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449720.0 | 申請日: | 2018-1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277585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19 |
| 發明(設計)人: | 姚卓;張晶;王凱元;王東;于海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航發沈陽黎明航空發動機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B1/00 | 分類號: | B23B1/00 |
| 代理公司: | 沈陽晨創科技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21001 | 代理人: | 張晨 |
| 地址: | 110000 ***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ti base sub | ||
一種Ti3Al合金導葉內環車削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選擇合理的加工工序;根據Ti3Al合金導葉內環零件余量需求,確定各工序余量與基準;選取合適的刀具;選取合適的加工軌跡策略;選取合適的切削參數;Ti3Al合金導葉內環車削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單件劃線,車單件端面基準;粗車前后端,并銑加工相關位置;車前后端需焊接蜂窩面位置,并進行單件終檢和焊接蜂窩,形成組件;車組件端面基準;精車前后端,并銑、鉆相關位置,進行組件終檢。本發明的優點:實現了Ti3Al合金導葉內環零件高效銑削的技術積累,并為類似性質材料和結構的鑄件的車削加工提供了參考。零件熱循環、穩定性和低循環疲勞等試驗考核,效果良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新材料Ti3Al合金導葉內環鑄件加工領域,特別涉及了一種Ti3Al合金導葉內環車削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導葉內環零件用于連接導向葉片和機匣,使冷卻空氣經過該件噴嘴流到低壓工作葉片。
Ti3Al合金具有密度較低(小于5g/cm3)、比強度和比剛度較高等優點,工作溫度可達600℃以上,是航空發動機代替傳統材料制造導葉內環和其他該應用溫度下鑄件的優良選擇。Ti3Al導葉內環鑄件采用新材料進行澆注成型,在國內屬研制階段,尚無應用先例。
針對Ti3Al材料加工困難、加工應力大等問題,中國航發黎明承接國家“一條龍”課題中《Ti3Al合金導葉內環組合件工程化應用研究》(項目編號:JPPT-125-GJGG-09-02)機加工攻關任務,并在中國航發黎明內立項“Ti3Al合金導葉內環基礎應用技術研究”課題進行專門攻關,開展了Ti3Al基合金鑄件的金屬切削工藝試驗,取得了研制的成功。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實現新材料Ti3Al復雜回轉精鑄件在加工困難、加工應力大等不利條件下的順利加工,填補Ti3Al基合金鑄件的車削加工方法空白,特提供了一種Ti3Al合金導葉內環車削加工方法。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Ti3Al合金導葉內環車削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選擇合理的加工工序;
(2)根據Ti3Al合金導葉內環零件余量需求,確定各工序余量與基準;
(3)選取合適的刀具;
(4)選取合適的加工軌跡策略;
(5)選取合適的切削參數。
主要參數及范圍:
(1)進給速度:(0.1~0.2)mm/rev;
(2)切深:0.2mm
(3)線速度:(20.1~38.3)m/min
Ti3Al合金導葉內環車削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單件劃線,車單件端面基準;
步驟二:粗車前后端,(并銑加工相關位置);
步驟三:車前后端需焊接蜂窩面位置,(并進行單件終檢和焊接蜂窩,形成組件);
步驟四:車組件端面基準;
步驟五:精車前后端,(并銑、鉆相關位置,進行組件終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航發沈陽黎明航空發動機有限責任公司,未經中國航發沈陽黎明航空發動機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44972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高溫合金整體葉輪高效車削方法
- 下一篇:一種零懸伸重心驅動的主軸結構
- 一種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復相熱障涂層材料
- 無鉛[(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納米管及其制備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種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復合膜及其制備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熒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種(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備方法
- 熒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