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透氣的化纖面料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449337.5 | 申請日: | 2018-1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54550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09 |
| 發明(設計)人: | 劉五一 | 申請(專利權)人: | 余姚市晶和光伏發電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3D15/00 | 分類號: | D03D15/00;D03D1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5420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透氣 化纖面料 | ||
本發明提供一種透氣的化纖面料,面料由經線和緯線交織而成,所述經線為滌綸絲,所述緯線為滌錦復合絲。所述經線和緯線交織成斜紋組織單元。本發明同時還公開了如上所述的面料的制備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坯布織造,退漿去油,開纖減量,預定型,磨毛,染色,拉幅定型整理,碼尺和檢驗。本發明所述化纖面料結合了滌綸絲和滌錦復合絲的優點,既具有優異的耐磨、高強、易染、吸濕的優點,又具有彈性好、保形性好、挺括、免燙的優點。所述面料絨毛細密、手感柔軟豐滿,并具有濕滯感,是一種非常優質的服裝面料。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紡織領域,具體是一種透氣的化纖面料。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物質生活日臻豐富的情況下,人們對面料要求及檔次追求也俞加突出。不僅在色彩、質量等方面要求盡善盡美,還舒適等方面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這就是現代時尚與現實的結合,所以市場對布料的需求也越來越大。
化纖在發展初期擁有三大優勢:一是結實耐用;二是易打理,具有抗皺免燙特性;三是可進行工業化大規模生產,而不像天然纖維占用土地,加工費時費力、產量有限。
滌綸是合成纖維中的一個重要品種,是我國聚酯纖維的商品名稱。它是以對苯二甲酸(PTA)或對苯二甲酸二甲酯(DMT)和乙二醇(EG)為原料經酯化或酯交換和縮聚反應而制得的成纖高聚物——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經紡絲和后處理制成的纖維。針織滌綸面料是一種化纖織品。
滌錦復合絲,錦/滌復合絲延伸產品,超細纖維單絲是普通纖維的1/20,經特殊加工整理后,織物蓬松柔軟,具有比表面積大和豐富的毛細管效應。產品具有吸水透氣、干爽舒適、去污能力強、抗菌衛生。其吸水能力是普通棉類織物的六倍,壽命是普通棉類織物的二十倍。適合做家庭的清潔布、擦拭布、浴衣帽、服裝布藝等各類織物。具有強吸水和無棉類織物的纖維殘留,也非常適合于光學玻璃、玻璃制品、高檔商品表面的擦拭。
滌錦復合超細纖維是指在一根單絲中按一定規律排列著滌錦兩種組分的超細纖維。這種纖維通常是先用剝離型或海島型纖維織成織物,再經化學或機械開纖處理,使織物呈現超細纖維的特征。滌錦復合超細纖維是橫截面為米字型的異型截面,纖維直徑一般在4μm以下,相當于真絲的1/10,而比表面積很大,通常為常規纖維的數倍至數十倍,因而能吸附微米級的塵埃顆粒,除污去油效果顯著。由于織物中孔隙很多,大大增強了纖維的毛細管芯吸效應,因而纖維具有快速吸水和變干的性能。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透氣的化纖面料,所述化纖面料結合了滌綸和滌錦復合絲的性能優點,所述面料具有手感柔軟、光澤柔和、柔韌性好,且吸水吸油性能優異,具有非常高的舒適性。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通過對進口面料的分析及研究,結合現有的技術與經驗開始了對纖維面料的研發工作,從植物和石油中提煉出一種纖維,用這種化學纖維作為纖維面料的原材料,在經線用滌綸絲、緯線用細旦滌錦復合絲織成、在經過后期的加工處理,從而得到了本發明所述化纖面料。
所述化纖面料,面料由經線和緯線交織而成,所述經線為滌綸絲,所述緯線為滌錦復合絲。
滌淪絲可以抵受化學物質及經常洗滌,減少衣物退色及脫色現象,滌綸絲較人造絲堅韌。當進行刺繡時,機器在高速運轉,韌度高的滌綸線也可以承受較大的拉力;而且其防火性極高;即使衣物接近火焰;也不易觸火。
滌錦復合絲,錦/滌復合絲延伸產品,超細纖維單絲是普通纖維的1/20,經特殊加工整理后,織物蓬松柔軟,具有比表面積大和豐富的毛細管效應。產品具有吸水透氣、干爽舒適、去污能力強、抗菌衛生。滌錦復合絲既具有錦綸的耐磨、高強、易染、吸濕的優點,又有滌綸彈性好、保形性好、挺括、免燙的優點。
作為優選技術方案,所述滌錦復合絲為細旦滌錦復合絲。細旦絲是指單絲纖度在1.0~0.5dpf的纖維。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余姚市晶和光伏發電有限公司,未經余姚市晶和光伏發電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44933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