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泰山白首烏實生幼苗整株培養(yǎng)的方法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811448423.4 | 申請日: | 2018-1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258473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25 |
| 發(fā)明(設計)人: | 黃艷艷;郭偉;李國華;王玉山;趙進紅;王新花;李冬梅;張攀 | 申請(專利權)人: | 泰安市泰山林業(yè)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A01H4/00 | 分類號: | A01H4/00 |
| 代理公司: | 濟南誠智商標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劉莎莎 |
| 地址: | 2710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白首烏 胚根 實生幼苗 繁殖 環(huán)境因子變化 植物生物技術 遺傳穩(wěn)定性 技術基礎 技術支持 膨大生長 試驗材料 同步完成 無菌播種 育苗周期 種子采收 種子篩選 培養(yǎng)基 不定芽 規(guī)模化 幼苗 莖稈 菌種 快繁 性狀 種苗 增殖 再生 生長 響應 研究 | ||
1.一種泰山白首烏實生幼苗整株培養(yǎng)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步驟如下:
(1)無菌播種 將經過篩選的種子洗凈,然后將洗凈的泰山白首烏種子在無菌環(huán)境下消毒,然后接種在種子萌發(fā)培養(yǎng)基上,接種密度瓶內株距0.5-1 cm,培養(yǎng)條件為室內自然散射光;
(2)整株同步繁殖
胚根再生 上步接種好的種子培養(yǎng)7-15 d后,長出具有1對完整子葉和白色胚根的幼苗,將整株幼苗從種子萌發(fā)培養(yǎng)基拔出,轉接至再生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培養(yǎng)20 d后,得到高度4-6cm,葉片2-4對的實生無菌苗,此時胚根變粗,在胚根的根冠到伸長區(qū)附近首先長出綠色顆粒狀的芽分化前體;繼續(xù)將整株實生無菌苗在同一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20 d后,胚根進一步膨大變粗并在表面長出白色須根,同時其上顆粒狀芽分化前體逐漸分化長成不定芽,并形成具4-8個不定芽的芽叢,完成胚根不定芽再生過程;
莖稈再生 胚根繼續(xù)分化出顆粒狀不定芽分化前體的同時,已形成的胚根不定芽芽叢繼續(xù)生長,并長出莖葉,同時,培養(yǎng)基表面以上胚芽長成莖稈高度4-6 cm的幼苗;此時,由芽叢和胚芽長成的莖稈在同一植株上共存生長按每段至少1對芽,從基部往上保留1-2對葉,將這兩類莖稈截為莖段,接種在再生培養(yǎng)基,進行莖稈再生培養(yǎng),可獲得更多無根單株無菌苗,這樣繁殖的單株無菌苗既可循環(huán)重復用于莖稈再生,也可用于生根培養(yǎng)。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泰山白首烏實生幼苗整株培養(yǎng)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經過篩選的種子篩選過程包含有4步,去種毛、手選、水選、晾干、保存;其中,清水選方法為:將種子放入足夠大的容器,容器內放足水,充分攪拌后,迅速撈去浮在水面的輕種和雜質后,立即撈出下沉的種子晾干;手選方法為:用肉眼或放大鏡觀察,將水選未凈的病蟲粒、癟粒,再次挑選出來。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泰山白首烏實生幼苗整株培養(yǎng)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供篩選的種子是在泰山白首烏大田苗時期開始,定株觀察確定無病蟲害的泰山白首烏壯苗,待11月中旬左右種子成熟期,采收種子。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泰山白首烏實生幼苗整株培養(yǎng)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采用的各類培養(yǎng)基為:
種子萌發(fā)培養(yǎng)基為:MS+3-5%蔗糖;
再生培養(yǎng)基為: MS+6-BA 0.1-1.0 mg/L+NAA 0.01-0.08 mg/L。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泰安市泰山林業(yè)科學研究院,未經泰安市泰山林業(yè)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448423.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