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顯色法檢測抗壞血酸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434227.1 | 申請日: | 2018-1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238999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18 |
| 發明(設計)人: | 鄭晨路;劉金水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師范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21/33 | 分類號: | G01N21/33;G01N21/78 |
| 代理公司: | 蕪湖安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任晨晨 |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抗壞血酸 檢測 顯色法 亞胺鹽 四甲基聯苯胺 準確度 還原反應 氧化反應 氧化體系 還原劑 種檢測 離子 | ||
1.一種顯色法檢測抗壞血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體為:
將3,3′,5,5′-四甲基聯苯胺溶液和Ag(I)溶液混合反應,再分別加入不同量的抗壞血酸溶液,最后分別測量吸光度,構建吸光度與抗壞血酸濃度的線性關系,利用此線性關系檢測未知濃度的抗壞血酸。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檢測體系中Ag(I)終濃度為40μM;3,3′,5,5′-四甲基聯苯胺終濃度大于30μ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檢測之前,調節體系pH至3.0-7。
4.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檢測之前,調節體系pH至3.8。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檢測體系中,抗壞血酸終濃度分別為0μM、1.665μM、3.33μM、5μM、6.67μM、8.83μM、10μM和11.67μM。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檢測是的吸收波長在653nm處的吸光強度。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構建的線性關系為A=0.31757-0.02476C且線性相關系數R2為-0.995。
8.根據權利要求1-7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檢測方法為:
將50μL 0.5mM的3,3′,5,5′-四甲基聯苯胺溶液和60μL 1mM的Ag(I)溶液混合反應,體系變藍色,再分別向體系中加入不同量的抗壞血酸溶液,然后各加入500μL 0.1M檸檬酸-檸檬酸鈉緩沖溶液調至pH=3.8,再加入去離子水定容至1.5mL,最后,使用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測量653nm處的吸光度,構建吸光度與抗壞血酸終濃度的線性關系,利用此線性關系檢測未知濃度的抗壞血酸。
9.根據權利要求1-8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在22-26℃條件下進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師范大學,未經安徽師范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434227.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