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采用肽分子量選擇技術制備飲品或小分子肽粉的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426095.8 | 申請日: | 2018-1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527191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29 |
| 發明(設計)人: | 張瑋瑲;薛命雄;李玉芬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海生巴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J1/00 | 分類號: | A23J1/00;A23J3/34;A23L2/39 |
| 代理公司: | 南寧勝榮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26 | 代理人: | 梁山丹 |
| 地址: | 536000 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海景***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小分子肽 制備 飲品 肽分子量 中空型 流式 濾膜 有機萃取溶劑 澄清 螺旋藻藻泥 產品功效 產品品質 加熱攪拌 噴霧干燥 粗孔徑 水相層 細孔徑 滅菌 冰凍 成藻 加水 酶解 濃漿 破壁 水排 藻渣 萃取 生產成本 懸浮 濃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采用肽分子量選擇技術制備飲品或小分子肽粉的工藝,包括以下步驟:(1)將螺旋藻藻泥進行冰凍處理并制備成藻冰;(2)加入有機萃取溶劑,經破壁萃取獲得水相層a;(3)添加水,加熱攪拌提取,經離心,獲得藻渣濃漿;(4)加水重新懸浮并加入酶進行酶解,得到粗小分子肽液a;(4)經由粗孔徑的中空型掃流式濾膜,得到澄清的小分子肽液b;(5)采用細孔徑的中空型掃流式濾膜將水排出,得到濃縮澄清的小分子肽液c;(6)經過滅菌后,得到小分子肽粉飲品;或經噴霧干燥,制得小分子肽粉。本發明可得到規格不同的小分子肽,得到不同的產品功效,此外可減少梅納氏反應的發生,改善產品品質,降低30%左右的生產成本。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肽分子量選擇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采用肽分子量選擇技術制備飲品或小分子肽粉的工藝。
【背景技術】
螺旋藻是一種營養豐富而均衡,有益于人體健康的藻類,富含蛋白質、多糖、礦物質、葉綠素及多種維生素等營養成分,被譽為“二十一世紀人類最理想的天然營養食品”,經動物試驗證明螺旋藻具有免疫調節的保健功能。
從事工廠化生產的螺旋藻主要是鈍頂螺旋藻和極大螺旋藻兩種。螺旋藻藻體從培養池中撈出、漂洗、過濾脫水、噴霧干燥制得螺旋藻干粉。
螺旋藻具有生長速度快,培養簡便,對許多金屬離子具有較強的生物富集能力等優點。可將無機金屬元素轉化為利于人體吸收的有機金屬元素,從而獲得富含有機金屬元素的螺旋藻,在預防缺乏微量金屬元素方面具有重要的推廣應用價值。
螺旋藻的蛋白/蛋白肽易被人體直接吸收和利用(吸收率高達84%),適合于不同人群使用,給人類提供了一個最豐富均衡的營養源。螺旋藻作為螺旋藻蛋白質含量高達60%-70%,是一種極好的蛋白源,必需氨基酸組成優于大豆、肉類、牛奶、魚、雞蛋等常見蛋白類食品,更符合人類的營養需求,新近的研究發現,螺旋藻中某些糖蛋白和多肽組分具有增強免疫、抗氧化、抑制腫瘤等活性。
然而,現有的小分子肽的提取工藝中,存在螺旋藻細胞壁破壁效果不佳,對于細胞內部的小分子肽的提取不夠充分,產出率低的問題;另外還存在為了讓蛋白變性沉淀反復高溫加熱,造成多次的梅納反應,使得產品顏色變深、功效變差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采用肽分子量選擇技術制備飲品或小分子肽粉的工藝,以解決現有的小分子肽的提取工藝中,存在螺旋藻細胞壁破壁效果不佳,對于細胞內部的小分子肽的提取不夠充分,產出率低的問題;以及為了讓蛋白變性沉淀反復高溫加熱,造成多次的梅納反應,使得產品顏色變深、功效變差的實際技術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本發明的設計方案如下:
一種采用肽分子量選擇技術制備飲品或小分子肽粉的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1)采用鮮活螺旋藻藻液或者螺旋藻干粉制備螺旋藻藻泥,而后將螺旋藻藻泥進行冰凍處理并制備成藻冰;
(2)將經步驟(1)所獲得的藻冰倒入萃取容器中,并往萃取容器內加入有機萃取溶劑,經破壁萃取后獲得有機相層a以及水相層a;
(3)向步驟(2)制得的水相層a中添加水,加熱攪拌提取,經離心處理,獲得藻渣濃漿;
(4)向步驟(3)制得的藻渣濃漿加水重新懸浮并加入酶進行酶解,得到粗小分子肽液a;
(5)向步驟(4)制得的粗小分子肽液a經由粗孔徑的中空型掃流式濾膜,得到澄清的小分子肽液b;
(6)將步驟(5)制得的小分子肽液b采用細孔徑的中空型掃流式濾膜將水排出,進而得到濃縮澄清的小分子肽液c;
(7)將步驟(6)制得的小分子肽液c經過滅菌后,得到液態的小分子肽液飲品;或將步驟(6)制得的小分子肽液c經噴霧干燥,制得小分子肽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海生巴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北海生巴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42609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