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M.2擴充卡的散熱組件及電子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422110.1 | 申請日: | 2018-1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21395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21 |
| 發明(設計)人: | 簡源利;張燕雲 | 申請(專利權)人: |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20 | 分類號: | G06F1/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誠同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揮;王馨儀 |
| 地址: | 中國臺灣*** | 國省代碼: | 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擴充 散熱 組件 電子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一種M.2擴充卡的散熱組件及電子裝置,M.2擴充卡的散熱組件適于將一M.2擴充卡固定于一主機板上,且包括一具有一第一端的散熱件本體以及一鎖固件。散熱件本體包括位于第一端的一固定部以及至少一螺孔,且散熱件本體適于通過固定部固定至主機板上。鎖固件可拆卸地配置在其中一個螺孔上,且鎖固件適于固定M.2擴充卡于散熱件本體。本發明可降低主機板布線的困難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散熱組件及電子裝置,且特別是有關于一種M.2擴充卡的散熱組件及電子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相當多的電子裝置的主機板上設置有可讓M.2擴充卡連接的M.2連接器,以方便使用者擴充。因為M.2擴充卡有不同的尺寸,現有的主機板上會需要在M.2連接器附近配置至少2~3以上的螺絲孔,以將不同尺寸的擴充卡固定于主機板上。
然而,近年來隨著科技的演進,例如云端運算的進步,使得CPU傳遞高速信號的需求增加。其中,PCI-E接口與CPU之間需要有更多的走線配置。然而,M.2擴充卡的連接器多半設置在PCI-E接口與CPU之間。特別是,主機板在此區域要設置多個讓M.2擴充卡固定于主機板上的螺絲孔,而使得PCI-E接口與CPU之間的走線布局更加困難。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M.2擴充卡的散熱組件,M.2擴充卡能夠通過M.2擴充卡的散熱組件固定至主機板上。
本發明的目的還在于提供一種電子裝置,其具有上述的M.2擴充卡的散熱組件。此電子裝置可使主機板上僅需設置單一個M.2固定孔便能固定多種尺寸的M.2擴充卡及M.2擴充卡的散熱組件,而降低主機板布線的困難性。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M.2擴充卡的散熱組件,適于將一M.2擴充卡固定于一主機板上,且包括一具有一第一端的散熱件本體以及一鎖固件。散熱件本體包括位于第一端的一固定部以及至少一螺孔,且散熱件本體適于通過固定部固定至主機板上。鎖固件能拆卸地配置在其中一個螺孔上,且鎖固件適于固定M.2擴充卡于散熱件本體。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至少一螺孔為多個螺孔,且多個螺孔間隔地配置在散熱件本體上。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M.2擴充卡的散熱組件更具有至少一夾持臂,且夾持臂延伸自散熱件本體的至少一側。夾持臂適于能拆卸地夾持M.2擴充卡。當M.2擴充卡配置在散熱組件上時,散熱件本體位于M.2擴充卡的一面,至少一夾持臂勾住M.2擴充卡的另一面。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鎖固件為一螺柱或是一螺絲。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散熱件本體具有從固定部的位置往遠離第一端延伸的一溝槽。散熱件本體更包括能滑動地設置于溝槽的一滑動件,螺孔形成于滑動件上。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散熱件本體具有相對于第一端的一第二端。散熱件本體更包括位于第二端的一舌片。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電子裝置,適于供一M.2擴充卡配置,且包括一主機板以及一M.2擴充卡的散熱組件。主機板包括一M.2連接器及單一個M.2固定孔。M.2擴充卡的散熱組件能拆卸地配置在主機板上靠近于M.2連接器的部位,且適于將M.2擴充卡固定于主機板上。M.2擴充卡的散熱組件還包括一具有一第一端的散熱件本體以及一鎖固件。散熱件本體包括位于第一端的固定部以及至少一螺孔。固定部能拆卸地固定至主機板的M.2固定孔上。鎖固件能拆卸地配置在螺孔的其中一個上,且適于固定M.2擴充卡于散熱件本體。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至少一螺孔為多個螺孔,且多個螺孔間隔地配置在散熱件本體上。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M.2擴充卡的散熱組件更具有至少一夾持臂,且夾持臂延伸自散熱件本體的至少一側。夾持臂適于能拆卸地夾持M.2擴充卡。當M.2擴充卡配置在散熱組件上時,散熱件本體位于M.2擴充卡的一面,至少一夾持臂勾住M.2擴充卡的另一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42211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