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利用基于集對分析的陰陽平衡方程診治慢性皮膚潰瘍的方法及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421608.6 | 申請日: | 2018-11-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192263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11 |
| 發明(設計)人: | 蒯仂;李斌;李福倫;趙克勤;羅月;茹意;王一花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 |
| 主分類號: | G16H20/00 | 分類號: | G16H20/00;G16H50/2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卓陽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62 | 代理人: | 周春洪 |
| 地址: | 200437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慢性皮膚潰瘍 陰陽平衡 量化表 分析 臨床癥狀記錄 中醫辨證論治 階段性治療 反饋模塊 方程判斷 記錄模塊 療效評價 臨床癥狀 生成模塊 用藥指導 中醫治療 經脈 辨證 評判 中藥 參考 治療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利用基于集對分析的陰陽平衡方程診治慢性皮膚潰瘍的方法和系統。所述方法為:將患者臨床癥狀與慢性皮膚潰瘍陰陽辨證參考指證表對照,得到患者慢性皮膚潰瘍臨床陰陽辯證量化表;根據量化表得到患者的陰陽平衡方程;再根據陰陽平衡方程中各經脈上的定量符號,選用相應的中藥給予治療。所述系統包括臨床癥狀記錄模塊、患者慢性皮膚潰瘍臨床陰陽辯證量化表生成模塊、藥物記錄模塊、用藥指導模塊和階段性治療療效評價反饋模塊。本發明還涉及基于集對分析的陰陽平衡方程判斷慢性皮膚潰瘍疾患所處階段和治愈所需時間的方法、基于集對分析的陰陽平衡方程評判慢性皮膚潰瘍中醫治療水平的方法。本發明有利于促進慢性皮膚潰瘍中醫辨證論治理論的現代化。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醫藥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利用基于集對分析的陰陽平衡方程診治慢性皮膚潰瘍的方法及系統。
背景技術
集對分析是我國學者趙克勤先生于1989年提出的一種處理事物確定性與不確定性關系的系統數學理論,已在包括醫藥衛生統計、中醫藥優選和臨床療效評估等多方面得到廣泛應用。所謂集對,就是由兩個集合組成的一個對子,如用C表示由集合a與集合b組成的集對,常記成C=(a,b)。聯系數由我國學者趙克勤在創建集對分析理論時提出,由二個或二個以上聯系分量組成的結構函數,也是集對的特征函數。首先通過分析兩個集合的全部關系建立集對的特征函數——聯系數,按聯系分量個數,分為二元聯系數(所有關系分成2類:確定和不確定),三元聯系數(所有關系分成3類:共同類,相異類,相反類),四元聯系數(所有關系分成4類:共同類,相異偏同類,相異偏反類,相反對立類),五元聯系數(所有關系分成5類:共同類,相異偏同類,臨界中間類,相異偏反類,相反對立類),等,然后利用聯系數作數學模型,根據模型進行相應的系統分析和數學處理,得出結果。最后把所得結果與其他的方法進行對比討論,給出結論。
集對分析在中醫藥領域的應用實例如:期刊《遼寧中醫藥雜志》2018年第2期刊出的論文“基于銀屑病療效聯系數幾何特性的臨床用藥優選探討”,目的:探討銀屑病中醫辨證論治的階段性治療效果聯系數中的幾何信息對臨床辨證用藥的指導意義,為科學用藥,提高療效提供一個新的途徑。方法:(1)把階段性治療結局中的痊愈率看成是相對確定的測度,作為聯系數中的同部a;把有效率和好轉率看成是帶有不確定性的測度,作為聯系數中的異部b+c;把無效率也看成是相對確定的測度,作為聯系數中的反部d;把a、b+c、d看作是能夠作成泛療效三角形的三條邊,根據歐式幾何學中:三角形中任意兩條邊大于第三邊的幾何特性,檢驗銀屑病血熱證常用14味中藥階段性療效是否能構成一個泛療效三角形,能構成泛療效三角形的稱之為泛療效穩定的,否則稱之為泛療效不穩定的。(2)僅考察痊愈率、顯效率、好轉率能否構成一個療效三角形,能構成療效三角形的中藥稱之為療效穩定的,否則稱之為療效不穩定的。(3)對能夠構成穩定療效三角形的中藥,計算各個穩定療效三角形的面積,面積大的所對應的中藥優先于面積小的穩定療效三角形所對應的中藥。結果:排在第1位的是白鮮皮,其次是土茯苓2,金銀花3,生地4,牡丹皮與赤芍并列5-6,蚤休7,荊芥8。其余藥在銀屑病血熱證中治療效果各有較大程度的不確定性,這一結果與臨床辨證論治吻合較好。結論:可以在銀屑病血熱證中醫辨證論治處方選藥中應用療效聯系數的幾何信息,為明確優選用藥提供決策支持。其他疾病的中醫辨證論治和處方選藥也可參考本文給出的思路和方法。期刊《新中醫》2012年第10期刊出的文章“尋常型銀屑病血熱證的辨證因子初探”,目的:初步篩選與銀屑病血熱證中醫辨證相關的聯系因子,為提高銀屑病血熱證臨床辨證的準確性提供參考。方法:通過單因素相關分析、回歸分析及集對分析的方法,總結歸納202例尋常型銀屑病血熱證患者的臨床表現、體征,篩選與銀屑病血熱證中醫辨證相關的辨證因子,并按聯系數大小排序。結果:鱗屑積分>2.04,紅斑積分>2.34,年齡≥50歲,面積積分>2.07,口干、脈滑、苔黃、脈濡、大便干結為銀屑病血熱證的主要辨證因子;汗出減少、失眠、脈數、任何程度的浸潤、皮損發于任何部位、舌紅、精神抑郁、病程在1~360月之間、年齡<50歲、脈弦、苔薄、面積積分≤2.07、苔白、舌紫、鱗屑積分≤2.04、舌淡為血熱證次要辨證因子。結論:通過相關系數法結合集對分析法得到銀屑病血熱證的主要辨證因子與次要辨證因子符合臨床實際,可有效指導臨床辨證,從而提高臨床療效。期刊《中國中西醫結合皮膚性病學雜志》2010年第1期刊出的論文“慢性皮膚潰瘍中醫辨證論治規律數學建模探析”針對慢性皮膚潰瘍的中醫辨證論治不確定性,把集對分析中不確定性系統理論引入中醫辨證施治研究,提出了慢性皮膚潰瘍病理機制是相對確定的“熱”、“瘀”、“虛”病理因素與天氣、環境、飲食、職業、過敏因子等不確定干擾因子共同作用致病假說學術論點,并對這些病理因素和干擾因子及相互作用給予定量刻劃,進而建立了慢性皮膚潰瘍中醫辨證施治數學模型,系統深入研究了慢性皮膚潰瘍的中醫辨證施治規律,驗證前述致病假說,對慢性皮膚潰瘍創面的“熱”、“瘀”、“虛”與天氣、環境、飲食、職業、過敏因子等不確定性干擾因子的相互作用作同異反分析和定量刻劃,建立起診療方案庫和療效評價體系與評價標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未經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42160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