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城市級橋梁群結構安全監測養護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415087.3 | 申請日: | 2018-11-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547438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29 |
| 發明(設計)人: | 徐文城;崔營營;李娜;葉志龍;金耀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交公規土木大數據信息技術(北京)有限公司;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29/06 | 分類號: | H04L29/06;H04L29/08;H04N7/18;G08B21/18;G08C17/02;G06F16/29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任巖 |
| 地址: | 100088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城市橋梁 管理單元 監測單元 結構安全監測 橋梁 監管平臺 養護系統 橋梁群 信息化技術 預防性養護 管理 安全預警 訪問權限 風險評估 健康監測 交通信息 橋梁管理 實時監管 實時監控 使用壽命 損傷識別 系統后臺 系統設備 養護管理 用戶查詢 大數據 集群化 可視化 信息化 巡檢 三維 養護 | ||
本公開提供了一種城市級橋梁群結構安全監測養護系統,包括:綜合監管平臺、監測單元及管理單元,其中,所述綜合監管平臺用于對所述監測單元及管理單元進行管理;所述監測單元用于實現橋梁可視化三維實時監管、交通信息實時監控、健康監測與安全預警子及巡檢養護管理;所述管理單元用于對系統后臺、系統設備及用戶查詢、訪問權限進行管理。本公開將數量繁雜的城市橋梁進行集群化管理,通過建立一個現代化、信息化城市橋梁群大數據平臺,輔助橋梁管理機構進行科學的管理和養護,從而實現了利用橋梁信息化技術和橋梁風險評估與損傷識別技術相結合的方式實現城市橋梁的預防性養護,延長了橋梁的使用壽命。
技術領域
本公開涉及橋梁結構安全監測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城市級橋梁群結構安全監測養護系統。
背景技術
城市橋梁指城市范圍內,修建在河道上的橋梁和道路與道路立交、道路跨越鐵路的立交橋。近年,城市橋梁建設速度突飛猛進,數量眾多,橋梁形式和構造各異,橋梁分布區域廣。城市橋梁集群在為社會經濟發展發揮積極作用的同時,其安全監管工作面臨著日益嚴峻的挑戰,城市交通安全對城市橋梁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減少國家財產、人民生命發生重大損失的概率,避免災難性事故的發生,有必要采用現代化、智能化、信息化手段進行城市橋梁群運營期的安全監管。
以我國某市為例:位處我國東南沿海長江三角洲浙江省經濟最發達區域,是千年歷史文化名城,全市6區5縣,172條河道,河流湖泊眾多,水系發達。城區主要由奉化江、姚江、甬江三江匯聚而成,跨越“三江六岸”的跨江大橋數目眾多、形態各異,城市市區道路建設標準高,立體交叉頻繁,存在數以百計、為數眾多的中小跨線橋梁,這部分市區橋梁實行市、區兩級管理,截至到2013年底,橋梁已超200余座。城市橋梁日益增多,橋型日趨多樣化,橋型結構復雜化。專業技術人員的業務能力和數量配備難以快速適應當下城市橋梁發展趨勢。同時,橋梁船撞、超載、自然災害等日常養管問題日益突出。城市橋梁的安全監管工作面臨著日益嚴峻的挑戰,城市交通安全對城市橋梁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往的系統是單體橋梁監測系統,只是解決了一個橋梁的安全監測問題;并且未將橋梁的安全監測與養護管理結合起來,手段過于單一;同時,沒有融入相關的管理功能:如,物資管理、審計管理等。
本系統克服了以往的系統的以上問題,建立了一個橋梁集群式的監測與養護管理全方位結合的系統。
發明內容
(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本公開提供了一種城市級橋梁群結構安全監測養護系統,以至少部分解決以上所提出的技術問題。
(二)技術方案
根據本公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城市級橋梁群結構安全監測養護系統,包括:綜合監管平臺、監測單元及管理單元,其中,所述綜合監管平臺用于對所述監測單元及管理單元進行管理;所述監測單元用于實現橋梁可視化三維實時監管、交通信息實時監控、健康監測與安全預警及巡檢養護管理;所述管理單元用于對系統后臺、系統設備及用戶查詢、訪問權限進行管理。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監測單元包括地理信息系統、交通實時監控子系統、健康監測與安全預警子系統及巡檢養護管理子系統,其中,所述地理信息系統連接綜合監管平臺,將橋梁位置及可視化三維模型信息傳輸至所述綜合監管平臺,并由所述綜合監管平臺對其進行定位管理;所述交通實時監控子系統連接綜合監管平臺,將車載、視頻數據傳輸至綜合監管平臺,所述綜合監管平臺對其進行管理,同時交通實時監測系統采集的數據還傳輸至所述健康監測與安全預警子系統;巡檢養護管理子系統連接綜合監管平臺,將巡檢、維修、養護數據傳輸至綜合監管平臺,并將病害數據傳輸至所述健康監測與安全預警子系統,同時所述綜合監管平臺對其進行構件管理;所述健康監測與安全預警子系統連接所述綜合監管平臺、地理信息系統、交通實時監控子系統及巡檢養護管理子系統,接收所述地理信息系統、交通實時監控子系統及巡檢養護管理子系統發送的數據,進行健康監測與安全預警,并將監測數據與評估結果反饋至所述綜合監管平臺,同時為巡檢養護管理子系統提供結構實時監測數據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交公規土木大數據信息技術(北京)有限公司;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未經中交公規土木大數據信息技術(北京)有限公司;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41508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