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視頻中人臉圖像加密防篡改和檢索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409747.7 | 申請日: | 2018-11-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543432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29 |
| 發明(設計)人: | 滕廣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濟南中維世紀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21/60 | 分類號: | G06F21/60;G06F16/53;H04L9/32 |
| 代理公司: | 濟南泉城專利商標事務所 37218 | 代理人: | 張貴賓 |
| 地址: | 250101 山東省濟南市濟南市***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人臉 人臉圖像 視頻 加密 防篡改 檢索 人臉識別技術 自定義數據幀 完整性驗證 可用性 解碼 加密處理 檢索階段 解密處理 快速檢索 編碼器 不可見 機密性 屏蔽 整合 解析 發送 檢測 保證 | ||
本發明涉及本發明涉及人臉識別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視頻中人臉圖像加密防篡改和檢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A、前端加密處理階段,利用前端IPC檢測到人臉后,對得到的各類信息進行加密、整合、編碼,發送由編碼器得到的H264 NALU;B、后端解密處理階段,根據收到的H264 NALU,解析自定義數據幀,提取出相應特征;C、人臉完整性驗證及檢索階段。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夠在包含人臉圖像的視頻中快速檢索并解碼出特定人臉,保證該人員人臉的完整性、可用性和機密性,同時對視頻中的無關人員人臉進行快速高效的屏蔽不可見處理。
(一)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人臉識別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視頻中人臉圖像加密防篡改和檢索的方法。
(二)背景技術
基于深度學習的人臉識別技術逐漸成熟,已經成為當下智能安防產品中應用前景最廣闊的技術領域之一,使用人臉識別技術,可以在監控場景中快速準確的標出感興趣的特定人臉圖像,使人們不需要再用肉眼進行識別,解放了人力并且提高了準確度。隨著該技術的普及,也出現了一些應用的問題,限制了該技術的繼續發展,例如,在視頻舉證中,既需要標出特定人臉的圖像,同時為了保護隱私也需要對其他人臉進行特殊處理,另外,缺乏一種從海量的視頻文件中快速檢索出特定人臉的方法,使人臉識別的優勢無法充分發揮。
現有解決方案及缺點:針對人臉圖像可能存在的被惡意篡改的問題,目前的方法是對錄像文件存儲器的保護,如對視頻存儲器設置密碼等。但是由于管理者安全意識的淡薄,密碼很容易泄露或被破解,而且無法解決在傳輸過程中由于遭受諸如中間人攻擊等而導致的視頻數據流被篡改的問題,無法保證人臉圖像的完整性和機密性;而對視頻中無關人臉的處理則是通過人工加馬賽克等方式,比較費時費力。
為此,期望尋求一種技術方案,以至少減輕上述問題。
(三)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了彌補現有技術中無法保證人臉圖像的完整性和機密性、人工加馬賽克費時費力的不足,提供了一種視頻中人臉圖像加密防篡改和檢索的方法。
本發明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視頻中人臉圖像加密防篡改和檢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A、前端加密處理階段,利用前端IPC檢測到人臉后,對得到的各類信息進行加密、整合、編碼,最后發送由編碼器得到的H264 NALU;
B、后端解密處理階段,根據收到的H264 NALU,解析自定義數據幀,提取出相應特征,對步驟A中的加密內容進行解密處理;
C、人臉完整性驗證及檢索階段,比較解密和加密后的哈希值進行完整性驗證,使用人臉特征值對比算法比較待檢索人臉圖片和解密后人臉圖片的特征值,抽取對比成功的解密圖片NALU保存為視頻文件,完成特定檢索;
所述步驟A具體包括:
A1、前端IPC檢測到人臉,從原圖中剪裁得到人臉圖像數據塊User[0...N],并計算得到人臉特征值Feature[0...N]和人臉位置Pos[0...N]、時間戳ts等信息;
A2、使用隨機函數生成加密密鑰Ke,使用加密算法對人臉圖像加密得到E(User,Ke),將該加密數據重新寫回原始圖像中,實現了對人臉的加密;
A3、計算A1步驟中得到的人臉特征值Feature的哈希值H(Feature);
A4、使用前端的私鑰SkA加密H(Feature)得到人臉圖像的數字簽名為SkA[H(Feature)],使用后端的公鑰PkB加密A2步驟中生成的密鑰Ke得到PkB[Ke];
A5、將SkA[H(Feature)] +PkB[Ke]+ Pos+ts組合為UserData;
A6、使用UserData填充一個SEI自定義數據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濟南中維世紀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濟南中維世紀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409747.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