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昆蟲誘捕升降裝置及其升降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407527.0 | 申請日: | 2018-11-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392861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01 |
| 發明(設計)人: | 溫俊寶;李銀鴿;陳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林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M1/02 | 分類號: | A01M1/02;A01M1/10;B66D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瑩;吳歡燕 |
| 地址: | 100083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誘捕 升降裝置 繩索 昆蟲 滑動機構 升降 預定位置 誘捕器 昆蟲防治 園林樹木 作業安全 第一端 林業 | ||
本發明涉及園林樹木及林業昆蟲防治領域,公開了一種昆蟲誘捕升降裝置及其升降方法。該昆蟲誘捕升降裝置包括:調節機構和誘捕器;所述調節機構包括繩索和滑動機構;所述繩索繞經所述滑動機構,所述繩索的第一端與所述誘捕器連接,所述繩索的第二端連接在第一預定位置;所述滑動機構設置在第二預定位置。本發明提供的一種昆蟲誘捕升降裝置及其升降方法,節省人力和時間,具有成本低廉、操作簡便、高效、作業安全等優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園林樹木及林業昆蟲防治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昆蟲誘捕升降裝置及其升降方法。
背景技術
懸掛昆蟲誘捕器是目前農林昆蟲監測和防治的重要手段,大部分誘捕器需要配合誘芯或誘液共同使用,其技術原理是通過信息素(誘芯或誘液)的釋放,引誘某一種或某一類昆蟲,將其誘集在誘捕器中,以達到監測昆蟲發生情況或降低蟲口密度的作用。昆蟲誘捕器的安置地點需要根據寄主情況和害蟲發生地選擇,時常遇到高大樹木作為寄主和害蟲發生地位于陡峭山林的情況,因此需要根據昆蟲誘捕器的作用原理將其安置在包括高大樹木的各種寄主植物上,而它們多生長于山林,操作人員攀爬困難,需要伸縮梯等工具輔助,同時林間作業有一定的危險性。
在誘捕器應用過程中,誘液、誘芯需要定時補充或更換,頻率為3天一次到1年一次不等;利用其進行的昆蟲清查工作亦需要不間斷的重復,根據不同目標昆蟲習性和不同發生季節以及工作需要,監測頻率為每1天3次到每7天一次不等。這便需要工作人員反復借助工具攀爬,導致此項工作人力物力成本大大增加,危險系數也隨之增加。
發明內容
(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昆蟲誘捕升降裝置及其升降方法,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或相關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
(二)技術方案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昆蟲誘捕升降裝置,包括調節機構和誘捕器;調節機構包括繩索和滑動機構;繩索繞經滑動機構,繩索的第一端與誘捕器連接,繩索的第二端連接在第一預定位置;滑動機構設置在第二預定位置。
其中,滑動機構為滑輪或吊環。
其中,滑輪上設有一個或多個可供繩索繞經的軌道。
其中,誘捕器為十字擋板誘捕器、三角形誘捕器、船型誘捕器或盆式誘捕器。
其中,誘捕器上設置有封閉環孔或半閉合掛鉤;封閉環孔或半閉合掛鉤與繩索的第一端連接。
其中,上述昆蟲誘捕升降裝置還包括捆扎機構;捆扎機構將滑動機構固定在第二預定位置。
其中,捆扎機構為扎帶、布條、膠帶或細繩。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昆蟲誘捕升降裝置的升降方法,包括:S10,將滑動機構固定在第二預定位置;S20,繩索繞經滑動機構后,將繩索的第一端連接誘捕器;S30,當進行誘捕操作時,拉動繩索的第二端將誘捕器升起,調整并固定至目標位置,并將繩索的第二端固定在第一預定位置。
其中,上述昆蟲誘捕升降裝置的升降方法在步驟S30之后,還包括:當進行更換誘芯、誘液或監測工作操作時,松開固定在第一預定位置的繩索,將誘捕器下放到地面。
(三)有益效果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
本發明提供的昆蟲誘捕升降裝置,通過設置滑動機構和繩索,使得在對誘捕器的升降過程中,節省人力和時間,且該裝置具有成本低廉、操作簡便、高效、作業安全等優點。
本發明提供的昆蟲誘捕升降裝置的升降方法,通過利用上述昆蟲誘捕升降裝置,使得操作過程簡便、高效,節省人力和時間,且安全。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林業大學,未經北京林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40752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