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煤炭含水量的智能監測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406019.0 | 申請日: | 2018-11-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598915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09 |
| 發明(設計)人: | 莊又軍;徐國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東山新驛煤礦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8C17/02 | 分類號: | G08C17/02;H04W4/38;H04W16/18;H04W40/32;G08B21/18 |
| 代理公司: | 濟南舜源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韓洪淼 |
| 地址: | 272000***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水位控制器 智能監測系統 電磁繼電器 龍門架 煤炭 無線發送模塊 無線接收模塊 傳輸皮帶 檢測電極 控制中心 報警器 橫梁 采煤 橫跨 電源 通信 | ||
本發明涉及一種煤炭含水量的智能監測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橫跨設置在煤炭傳輸皮帶上方的龍門架,龍門架的橫梁上設置有兩個下探結構;該智能監測系統還包括有水位控制器,水位控制器的兩個檢測電極分別固定在下探結構上;所述的水位控制器連接有電磁繼電器,報警器通過電磁繼電器連接到電源;所述的水位控制器通過無線發送模塊與采煤控制中心的無線接收模塊通信。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煤炭含水量的監測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煤炭含水量的智能監測系統。
背景技術
煤炭水分是評價煤炭經濟價值的基本指標,目前煤礦井下原煤生產過程還沒有一種能夠行之有效的動態監控原煤水分的系統裝置。如何在煤炭生產源頭對水分進行監控,從而動態的掌握煤炭的煤質情況至為重要。
因此,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上述缺陷,提供設計一種煤炭含水量的智能監測系統;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上述缺陷。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提供設計一種煤炭含水量的智能監測系統,以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給出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煤炭含水量的智能監測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
橫跨設置在煤炭傳輸皮帶上方的龍門架,龍門架的橫梁上設置有兩個下探結構;
該智能監測系統還包括有水位控制器,水位控制器的兩個檢測電極分別固定在下探結構上;
所述的水位控制器連接有電磁繼電器,報警器通過電磁繼電器連接到電源;
所述的水位控制器通過無線發送模塊與采煤控制中心的無線接收模塊通信。
作為優選,所述的下探結構為下探柱,所述的下探柱的底部設置有固定座;用于固定水位控制器的檢測電極。
作為優選,所述的報警器包括報警燈和蜂鳴器。
作為優選,下探柱通過伸縮桿固定在龍門架的橫梁上,下探柱的頂部連接到伸縮桿的一端,伸縮桿的另一端連接到龍門架的橫梁上。
作為優選,無線接收模塊與無線發送模塊之間通過以下步驟進行無線通信:
S1:對最優節點進行定位,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S1.1:通過公式(1)計算出全部通信節點相對空間位置的偏離距離:
式中,全部空閑通信節點數量用pem表示,所有通信節點數目用q表示,pef=pem-q×0.1;
S1.2:設置簇頭通信節點的通信服務領域,公式如下:
式中,無線傳輸網絡所覆蓋的區域內簇頭節點的服務簇頭數量高于30用nufll表示;第k個簇頭內所有的通信節點量用qk表示;
S1.3:對區域內的數據節點進行分組;
S1.4:針對不同的組別分別計算通信節點比率;
S1.5:結合S1.4中的通信節點比率值確定最優通信節點;
S2:結合S1.4中的最優通信節點,建立加權組播數;并用Q(X)表示步驟S1.5中已經明確的最優通信節點數量,用xk代表數據在各最優通信節點間的連通性,用hp(v)代表通信終端的空間坐標,用xp表示第p條數據支路,λ代表與之相對應的影響因子;
具體構建步驟如下:
S2.1:設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東山新驛煤礦有限公司,未經山東東山新驛煤礦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40601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