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導軌拼接誤差測量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399761.3 | 申請日: | 2018-1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631804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26 |
| 發明(設計)人: | 王科鋒;李美琦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成都科豐芯緣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B11/27 | 分類號: | G01B11/27;G01B7/31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0092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導軌 拼接 誤差 測量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導軌拼接誤差測量裝置,包括氣浮托板、測量裝置、按壓機構,所述氣浮托板的頂部和位于頂部的相鄰的一個側面分別設置有測量裝置;所述測量裝置包括杠桿、共面度傳感器,所述杠桿的支點安裝在氣浮托板的側壁上,所述杠桿的懸臂端設置有共面度傳感器,且杠桿的另一端設置有按壓機構;所述測量裝置包括平行設置的兩個杠桿;本發明具有可連續測量、測量便捷高效、操作簡單、可測量多根導軌的共面度、可同時測量相鄰導軌的頂面和側面的共面度、可實時監測共面度誤差的有益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導軌拼接檢測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導軌拼接誤差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在大多數的測量、加工領域,對導軌的需求與應用越來越多,特別是對長度較長的長導軌的秀與應用也與日俱增。但是要保證長導軌的整體直線度及導軌平面的水平度的加工難度較高,同時考慮到成本及儲存等因素,目前對于長度大于十米的導軌,一般是采用若干根短導軌依次拼接而成。由于短導軌在拼接時會出現拼接誤差,導致短導軌的拼接處出現共面誤差,進而影響到整個長導軌的直線度和平面水平度。因此,準確檢測并修正短導軌的拼接處的共面誤差是保證整個長導軌的直線度和平面水平的重要因素。傳統的短導軌拼接誤差的檢測方式為首先將水平儀安裝在第一根短導軌上進行測量并將第一根導軌調平,然后再將水平儀安裝在第二根短導軌上進行測量并將第二根導軌調平,之后將指示表安裝在高度尺上,測量兩根短導軌拼接處的共面誤差,并根據測量的共面誤差調整第二根短導軌,將拼接處調節至共面后再次檢查水平儀直至短導軌的水平度和拼接處的共面度均達標,然后重復上述步驟繼續拼接后續導軌。傳統的短導軌拼接誤差的檢測過程是反復迭代測量的過程,測量過程繁瑣復雜、操作不便,同時只能測量兩根短導軌拼接處的頂面共面誤差,不能檢測側面共面誤差,也不能進行多位置便捷測量。因此,針對傳統的短導軌拼接共面誤差檢測中存在的不足,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導軌拼接誤差檢測裝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導軌拼接誤差檢測裝置,實現同時測量短導軌的拼接處的頂面及側面共面誤差、便捷進行多位置共面度檢測的功能。
本發明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導軌拼接誤差檢測裝置,包括氣浮托板、測量裝置、按壓機構,所述氣浮托板的頂部和位于頂部的相鄰的一個側面分別設置有測量裝置;所述測量裝置包括杠桿、共面度傳感器,所述杠桿的支點安裝在氣浮托板的側壁上,所述杠桿的懸臂端設置有共面度傳感器,且杠桿的另一端設置有按壓機構;所述測量裝置包括平行設置的兩個杠桿。
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首先將整個裝置安裝在第一根短導軌的外側,此時操作按壓機構,使按壓機構壓迫杠桿的按壓端,此時杠桿的懸臂端翹起,帶動共面度傳感器翹起,使共面度傳感器的測量端不再接觸導軌的導軌面,避免在移動氣浮托板時造成共面度傳感器的測量端與導軌面之間的摩擦,此時可移動氣浮托板,將整個裝置移動至需要進行共面測量的區域,然后操作按壓機構,使按壓機構不再壓迫杠桿的按壓端,此時杠桿的懸臂端落下,氣浮托板的頂部的共面度傳感器的測量端與導軌的頂面接觸,氣浮托板的側面的共面度傳感器的測量端與導軌的側面接觸,此時共面度傳感器將測量的數值在顯示器上進行顯示,并通過顯示的數值進行共面度判斷,判斷方法如下:
若氣浮托板的頂部的兩個共面度傳感器的數值均等于零,則說明兩根導軌的頂面共面;若氣浮托板的側面的兩個共面度傳感器的數值均等于零,則說明兩根導軌的側面共面。
若氣浮托板的頂部的兩個共面度傳感器的數值相等但不等于零,則說明兩根導軌的頂面平行但不共面,即兩根導軌的頂面之間存在豎直高度差,此時需要調整兩個導軌在豎直方向的高度,直到調整至兩個共面度傳感器的檢測數值均等于零,此時兩根導軌的頂面共面;若氣浮托板的側面的兩個共面度傳感器的數值相等但不等于零,則說明兩根導軌的側面平行但不共面,即兩根導軌的側面之間存在垂直于側面方向的高度差,此時需要調整兩根導軌在垂直于側面方向的高度,直到調整至兩個共面度傳感器的檢測數值均等于零,此時兩根導軌的側面共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成都科豐芯緣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成都科豐芯緣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39976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