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機器學習回歸算法的土壤鹽度預測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399327.5 | 申請日: | 2018-1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270124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25 |
| 發明(設計)人: | 吳偉成;周曉亭;祝民強;劉光萍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華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27/02 | 分類號: | G01N27/02;G06K9/00;G06K9/62;G06T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彭麗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407 | 代理人: | 彭麗芳 |
| 地址: | 330000 江西***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鹽度 訓練集 算法 三角形區域 基于機器 土壤鹽度 實測 回歸 預測 測量 讀取 等邊三角形 后向散射 聯合數據 水平讀數 隨機森林 系數去除 電導儀 柵格化 測點 建模 角點 柵格 地塊 垂直 雷達 采集 植被 學習 土壤 轉換 創建 應用 | ||
1.一種基于機器學習回歸算法的土壤鹽度預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S1、以等邊三角形為測點形狀,采用EM38大地電導儀采集三角形的三個角點的實測鹽度,測量時,讀取垂直讀數EMV和水平讀數EMH,取平均值作為三角形區域的鹽度,測量若干個三角形區域的EMH和EMV為基礎真理訓練集(TS);
S2、利用L波段雷達后向散射系數去除植被貢獻來獲得土壤組分;
S3、通過直接柵格化將實測地塊轉換為柵格來創建訓練集(TS);
S4、利用上述訓練集(TS),采用隨機森林回歸(RFR)算法建模應用于聯合數據集進行鹽度預測。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機器學習回歸算法的土壤鹽度預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1中,所述等邊三角形的邊長15-20米,確保三角形可以近似表示一個TM像素;測量區塊的規格1m×1m。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機器學習回歸算法的土壤鹽度預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2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S21、用無線電測量校準從歐洲航天局獲取的LANDSAT5TM圖像,并采用散射法模型消除附加的大氣影響,將所產生的反射率每一波段重新設定為0-1;
S22、對從歐洲航天局獲取的1.5級雷達結果進行幾何校正,并將像素重新調整到12.5米的大小,對水平發射水平接收HH和水平發射垂直接收HV的數字量化值分別進行校正,按照公式轉換為后向散射系數(σ0HH、σ0Hv);然后應用增強Lee濾波器(Enhanced Lee filter3×3大小,Lee 1980)去除斑點或噪聲,導出σ0HH和σ0Hv,并重放大到30m像素用來匹配TM數據;
S23、構建植被含水量(VWC)對雷達后向散射系數影響的水云模型:
L2=exp(-2BV2sec(θi))
其中,σ0是來自植被冠層和土壤的總后向散射系數(σ0HH、σ0Hv);σ0veg是植被的后向散射貢獻,σ0soil是土壤的散射貢獻;L2是雙向植被衰減;θi雷達波束的入射角,A和B是植被參數;V1和V2是植被描述,V1適用葉面指數LAI(m2m-2),V2適用土壤容積含水量VWC(kgm-2);
S24、取:
LAI=0.091exp(3.7579GDVI2)(R2=0.932)
VWC=192.64NDVI5-417.46NDVI4+347.96NDVI3–138.93NDVI2+30.699NDVI–2.822(kg·m-2)(R2=0.990);
A=0.0045,B=0.4179;
以34.3°為θi雷達波束的入射角,計算植被移除后向散射系數(σ0HH、σ0Hv)。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機器學習回歸算法的土壤鹽度預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3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使用ArcGIS中的點到柵格轉換工具,將平均野外測量圖轉換為光柵單元為30、60和90米大小,然后重放到30m像素,組成數據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華理工大學,未經東華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399327.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