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測定蓄熱氧化高溫條件下瓦斯爆炸下限的裝置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386579.4 | 申請日: | 2018-1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613060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20 |
| 發明(設計)人: | 文光才;蘭祥云;孫海濤;陳金華;霍春秀;劉勝;蘭波;鄒維峰;徐慧娟;隆清明;張斌;國林東;朱默然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煤科工集團重慶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25/54 | 分類號: | G01N25/5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呂小琴 |
| 地址: | 400039 ***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測定 蓄熱 氧化 高溫 條件下 瓦斯 爆炸 下限 裝置 方法 | ||
1.一種測定蓄熱氧化高溫條件下瓦斯爆炸下限的方法,包括用于對空氣或瓦斯加熱的加熱裝置和設置在加熱裝置上的傳感器組件,所述加熱裝置包括外墻和設置在外墻內的加熱組件,所述外墻中心設有供空氣或瓦斯流通且貫穿的流道,所述流道中部具有直徑大于流道的擴徑段形成加熱腔,所述加熱組件位于加熱腔內,所述加熱組件包括自外向內依次設置的內墻和蓄熱陶瓷,所述內墻內壁上設置有用于對蓄熱陶瓷加熱的電加熱器,所述蓄熱陶瓷中心設有與流道連通的通氣孔,所述傳感器組件包括用于對加熱腔內壓力進行檢測的壓力傳感器和用于對加熱腔內溫度進行檢測的溫度傳感器;所述內墻外壁與加熱腔內壁之間設置有保溫層;所述蓄熱陶瓷位于加熱腔中心,且蓄熱陶瓷外壁與內墻之間通過耐火膠泥密封;所述蓄熱陶瓷為兩個,且兩個蓄熱陶瓷沿加熱腔軸向并排設置,兩個蓄熱陶瓷之間通過耐火膠泥密封固定;所述通氣孔的軸線與流道的軸線重疊;所述外墻外表面設置有外殼,所述外殼采用鋼材制成,所述外墻和內墻均為耐火磚;所述壓力傳感器和溫度傳感器均垂直設置在外墻上,且壓力傳感器和溫度傳感器分別位于外墻兩側,所述壓力傳感器為兩個,兩個壓力傳感器沿軸向對稱設置在加熱腔軸向兩端處,所述蓄熱陶瓷位于兩個壓力傳感器之間;所述溫度傳感器為七個,且所述溫度傳感器為S分度號溫度傳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a.預熱加熱裝置內的蓄熱陶瓷到指定的溫度,對加熱腔抽真空,抽完真空后向加熱腔內通入空氣,空氣從蓄熱陶瓷的通氣孔通過,被高溫的通氣孔孔壁加熱到試驗溫度,同步記錄空氣進入蓄熱陶瓷的通氣孔前的壓力P0和空氣通過蓄熱陶瓷的通氣孔后的壓力P1;
b.預熱加熱裝置內的蓄熱陶瓷到指定的溫度,對加熱腔抽真空,抽完真空后向加熱腔內通入瓦斯,瓦斯從蓄熱陶瓷的通氣孔通過,被高溫的通氣孔孔壁加熱到試驗溫度,同步記錄瓦斯進入蓄熱陶瓷的通氣孔前的壓力P0’和瓦斯通過蓄熱陶瓷的通氣孔后的壓力P2;
c.對比P1和P2,并結合軟密封端破裂與否,判定是否爆炸,若判定為不爆炸,則溫度不變,提升通入瓦斯的濃度,重復試驗;若判定為爆炸,則改變溫度,進行下次試驗。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a中空氣進入蓄熱陶瓷的通氣孔前的壓力P0和步驟b中瓦斯進入蓄熱陶瓷的通氣孔前的壓力P0’相等;步驟c中瓦斯濃度的提升量為0.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煤科工集團重慶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中煤科工集團重慶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386579.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