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電子秤的心血管腳底穴位檢測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385763.7 | 申請日: | 2018-1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512427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26 |
| 發明(設計)人: | 陳昕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昕 |
| 主分類號: | A61B5/053 | 分類號: | A61B5/053;G01G19/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華仲龍騰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黃玉玨 |
| 地址: | 435000 湖北省黃石市黃石***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穴位 電子秤 心血管 養生 云服務器 腳形 檢測系統 腳底穴位 穴位電阻 主控制器 量測 客戶基本信息 報警 智能 結構本體 老人健康 探頭電阻 位置模塊 系統設置 語音模塊 重量采集 主機模塊 專用設備 自動測量 記錄表 數位板 新途徑 排查 上傳 探頭 推送 突變 站立 采集 客戶 評估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電子秤的心血管腳底穴位檢測系統,它包括養生云服務器系統、腳形電子秤、智能數位模塊、養生APP組成;養生云服務器系統設置客戶基本信息表、客戶心血管穴位記錄表及心血管穴位電阻值曲線是否合理的評估及推送功能;智能數位模塊4G模塊、位置模塊、語音模塊、主機模塊、數位板組成;腳形電子秤由重量采集模塊、站立腳跡區、體重顯示、穴位量測狀態、穴位探頭、主控制器、4G模塊、結構本體組成;由主控制器采集穴位探頭電阻值并上傳至養生云服務器系統;養生APP顯示心血管穴位量測間隔及曲線突變報警。本發明腳形電子秤為家庭專用設備,中老人量體重同時自動測量穴位電阻值,報警時可及時去醫院排查,給中老人健康提供了新途徑。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于電子秤的心血管腳底穴位檢測系統,更具體說是涉及一種運用數位板、電位傳感、智能手機APP措施實現的心血管腳底穴位檢測系統。
背景技術
家庭體重電子秤比較流行,該體重電子秤三個數碼管顯示體重結果,精確到小數點后一位;該體重電子秤具備低功耗休眠功能,二節5V干電池可讓體重電子秤帶電使用半年之久;但家庭體重電子秤未見聯網通信配置。
在早間及沐浴后量量體重是許多成人及老人的習慣;通過體重獲知自已由體重引發的健康趨勢。
社區保健機構配置了由人工手動操動探頭吸附于人體各穴位,再由電位儀器自動采集的身體健康指標檢測系統,該身體健康指標檢測系統是醫院之外重要補充。
心腦血管疾病是心臟血管和腦血管疾病的統稱,泛指由于高脂血癥、血液黏稠、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等所導致的心臟、大腦及全身組織發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心腦血管疾病是一種嚴重威脅人類,特別是50歲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見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殘率和高死亡率的特點,即使應用目前最先進、完善的治療手段,仍可有50%以上的腦血管意外幸存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腦血管疾病的人數高達1500萬人,居各種死因首位。
可見,心血管疾病是中老年人最容易染患,也是最容易引發病亡的病癥。
中老年人定期到社區社區保健機構及附近醫院進行體驗及亞健康普查,是一種可行方案;但更為便捷的措施還是在自已家中,自已自行檢測如血壓儀體溫儀脈動儀。
依據中國千百年醫學實踐與積累,腳底穴位與人體器官具備對應關系,腳底穴位異常表征了對應器官的異常。腳底穴位很多,一一檢測腳底每個穴位將導致復雜化及主次混淆化。
為此,如何在家庭體重電子秤的基礎上,針對心血管腳底穴位這個最重要穴位變化,進行自動檢測及趨勢報警,是目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鑒于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本發明涉及一種基于電子秤的心血管腳底穴位檢測系統,更具體說是涉及一種運用數位板、電位傳感、智能手機APP措施實現的心血管腳底穴位檢測系統。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了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基于電子秤的心血管腳底穴位檢測系統,它包括
醫用云服務器系統,由數據庫及監控調度模塊組成,數據庫設置客戶基本信息表、腳形電子秤信息表、心血管穴位記錄表,監控調度模塊判定心血管穴位電阻值歷史趨勢是否合理,當出現異常時,向養生APP推送信息;
其特征在于,它還包括腳形電子秤、智能數位模塊、養生APP;
所述腳形電子秤由重量采集模塊、站立腳跡區、體重顯示、穴位量測狀態、穴位探頭、主控制器、4G模塊、結構本體組成;
所述智能數位模塊由4G模塊、位置模塊、語音模塊、主機模塊、數位板組成;
所述養生APP為智能手機應用功能模塊,與醫用云服務器系統無線連接;
所述養生APP由注冊模塊、數據瀏覽與量測間隔報警模塊、異常報警模塊組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昕,未經陳昕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385763.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