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改進型倍流整流電路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385725.1 | 申請日: | 2018-1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560715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02 |
| 發明(設計)人: | 黃鵬飛;劉飛;李濱;胡伊通;宋思琪;盧振洋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2M7/06 | 分類號: | H02M7/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劉萍 |
| 地址: | 100124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倍流整流電路 電感量 電抗器 改進型 偏磁 電力電子技術領域 輸出電壓紋波 電感 倍流電路 磁性電感 電流差異 高度一致 節約空間 空心繞組 濾波電感 實際電路 輸出電感 輸出電流 傳統的 直流端 阻礙 制造 改進 保證 | ||
1.一種改進型倍流整流電路,包括依次連接的全橋逆變電路,全橋逆變電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的元件有:直流電源(DC)、第一開關管(Q1)、第二開關管(Q2)、第三開關管(Q3)、第四開關管(Q4)、第一開關管并聯電容(C1)、第二開關管并聯電容(C2)、第一開關管并聯二極管(D1)、第二開關管并聯二極管(D2)、第三開關管并聯二極管(D3)、第四開關管并聯二極管(D4)、隔直電容(Cb)、飽和電感(Lr)、變壓器漏感(Lk)、變壓器(Tr)及變壓器原邊繞組(n1);所述第一開關管(Q1)、第三開關管(Q3)的集電極、第一開關管并聯二極管(D1)陰極、第三開關管并聯二極管(D3)陰極、第一開關管并聯的電容(C1)的上端與直流電源(DC)的正極相連;直流電源(DC)的負極與第二開關管(Q2)、第四開關管(Q4)的發射極、第二開關管并聯二極管(D2)陽極、第四開關管并聯二極管(D4)陽極、第二開關管并聯的電容(C2)的下端相連;第一開關管(Q1)的發射級與第二開關管(Q2)的集電極、第一開關管并聯二極管(D1)陽極、第二開關管并聯二極管(D2)陰極、隔直電容(Cb)的左端、第二開關管并聯的電容(C2)的上端相連;第三開關管(Q3)的發射極與第四開關管(Q4)的集電極、第三開關管并聯二極管(D3)陽極、第四開關管并聯二極管(D4)陰極、變壓器原邊繞組(n1)的下端相連;隔直電容(Cb)的右端和飽和電感左端(Lr)相連,飽和電感(Lr)右端和變壓器漏感(Lk)左面相連,變壓器漏感(Lk)右面與變壓器原邊繞組(n1)的上端相連;還包括變壓器副邊繞組(n2)、第一電感(L1),第二電感(L2),第三電感(L3)、第一二極管(DR1)、第二二極管(DR2)、濾波電容(C),負載(R);所述第一電感(L1)上端,第一二極管(DR1)陽極與變壓器副邊繞組(n2)上端相連,變壓器副邊繞組(n2)的下端與第二電感(L2)下端和第二二極管(DR2)陽極相連;第一二極管(DR1)的陰極與第二二極管(DR2)的陰極和第三電感(L3)左端相連,第三電感電感(L3)右端與濾波電容(C)上端和負載(R)上端相連,濾波電容(C)的下端和負載(R)下端和第一電感(L1)和第二電感(L2)連接點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改進型倍流整流電路,其特征還在于:所述第一電感(L1)、第二電感(L2)均采用空心繞組;第三電感(L3)采用磁性電感。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改進型倍流整流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極管(DR1)、第二二極管(DR2)均采用快恢復二極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工業大學,未經北京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385725.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充電機及其包含的功率裝置
- 下一篇:一種功率開關管的開關頻率調制方法及其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