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溫室田間的負壓灌溉水肥一體化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385628.2 | 申請日: | 2018-1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392399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9-22 |
| 發明(設計)人: | 李生平;武雪萍;劉志平;鄭鳳君;宋霄君;張夢妮;盧晉晶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C23/00 | 分類號: | A01C23/00;A01C2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廣友專利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張仲波 |
| 地址: | 100081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溫室 田間 灌溉 水肥 一體化 系統 | ||
1.一種用于溫室田間的負壓灌溉水肥一體化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源器、輸水管道和負壓雙供水管,其中,
水源器的數量為2個,位于目標灌溉區兩側;
輸水管道的數量為多個,多個輸水管道通過三通閥依次連接成主輸水管道,依次連接的輸水管道貫穿溫棚灌溉區中壟和溝,其中,第一個輸水管道與一側的水源器相連,最后一個輸水管道與另一側的水源器相連;負壓雙供水管的數量為多個,位于主輸水管道的兩側并埋設在溫棚壟中,與主輸水管道通過三通閥連接;
水源器包括:儲水桶、肥液桶、灌溉水負壓調節器、肥液負壓調節器、灌溉水導氣管、肥液導氣管以及肥液控制閥門,其中,
灌溉水導氣管的一端與儲水桶底部相連通,另一端與灌溉水負壓調節器頂部相連通;
灌溉水負壓調節器,包括第一密封容器以及第一進氣管,第一密封容器內容置有水,第一進氣管為中空的直通管道,通過第一密封容器頂部插入到第一密封容器的水液面內,第一進氣管底部與第一密封容器內水液面之間水位差為預先設置的第一負壓水位差閾值;
連通儲水桶底部與灌溉水負壓調節器頂部的導氣管內形成氣液分界面,該負壓調節器內頂部的氣體壓強在系統工作時與第一負壓水位差閾值對應的閾值壓強相等;
肥液導氣管的一端與肥液桶底部相連通,另一端與肥液負壓調節器頂部相連通;
肥液負壓調節器,包括第二密封容器以及第二進氣管,第二密封容器內容置有水,第二進氣管為中空的直通管道,通過第二密封容器頂部插入到第二密封容器的水中,第二進氣管底部與第二密封容器內水液面之間水位差為預先設置的第二負壓水位差閾值;
肥液桶底部還通過出液管道與輸水管道相連通,出液管道上設置有用于控制肥液輸出的肥液控制閥門;
儲水桶底部還通過出水管道與輸水管道一端相連通;
構成主輸水管道的第一個輸水管道一端接入水源器輸水管道和肥料管道交接處,另一端接入三通閥,三通閥另外兩個接口與第二輸水管道和負壓雙供水管相連,剩余的負壓雙供水管和輸水管通過三通閥依次相連;
負壓雙供水管包括:PVC輸水管、PE輸水軟管、三通閥、四通閥和鋼絲網骨架聚乙烯醇縮甲醛復合管,其中,所述PVC輸水管由三通閥和四通閥連接;
PE輸水軟管一端用四通閥與PVC輸水管相連,另一端用三通閥與鋼絲網骨架聚乙烯醇縮甲醛復合管相連;
鋼絲網骨架聚乙烯醇縮甲醛復合管分三層,內層為硬質PVFM材料,中間為鋼絲網格增強層,外層為軟質PVFM材料,復合管之間用三通閥連接;
所述輸水管道包括:第一輸水管、第二支撐水管、第三輸水管、輸水軟管以及鋼絲網骨架聚乙烯醇縮甲醛復合管,其中,
第一輸水管傾斜放置,第三輸水管水平放置,第二支撐水管豎直放置,鋼絲網骨架聚乙烯醇縮甲醛復合管埋設在土壤中,向土壤以預定負壓供水;
第一輸水管上端通過四通閥與輸水管道相連通,第一輸水管還與第二支撐水管相連通,第二支撐水管與第三輸水管相連通,第三輸水管與輸水軟管相連通,輸水軟管與鋼絲網骨架聚乙烯醇縮甲醛復合管相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溫室田間的負壓灌溉水肥一體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儲水桶的出水管道、肥液桶的出液管道與第一個輸水管道的三管交接處中心高于輸水管道中心點3-5?c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溫室田間的負壓灌溉水肥一體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容器上開設的用于與灌溉水導氣管相連通的第一氣體調節孔的位置高于儲水桶內的水液面。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溫室田間的負壓灌溉水肥一體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氣體調節孔的位置高于儲水桶的進水口。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溫室田間的負壓灌溉水肥一體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容器內的水液面低于第一氣體調節孔。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溫室田間的負壓灌溉水肥一體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肥液負壓調節器中液位與第二進氣管底部的高度差,小于灌溉水負壓調節器中水位與第一進氣管底部的高度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未經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385628.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