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鐵尾礦地質聚合物多孔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385438.0 | 申請日: | 2018-1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574558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05 |
| 發明(設計)人: | 汪應玲;羅紹華;趙鑫;趙宇軒;劉洲林;劉承軍;姜茂發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 |
| 主分類號: | C04B28/00 | 分類號: | C04B28/00;C04B38/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捷勝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613 | 代理人: | 韓國勝 |
| 地址: | 066004 河北省秦***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鐵尾礦 地質聚合物 多孔材料 制備 資源化綜合利用 復合堿激發劑 三維網絡結構 高嶺土 重金屬離子 節能減排 綠色環保 耐腐蝕性 氫氧化鈉 濕度條件 吸附材料 重要意義 多孔質 水玻璃 中密封 鋼鐵企業 建筑材料 粉磨 固封 活化 可用 脫模 固化 模具 養護 | ||
1.一種基于鐵尾礦地質聚合物多孔材料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制備固體原料,將經過機械活化后的鐵尾礦和高嶺土經過熱活化后制得的偏高嶺土按照SiO2/Al2O3摩爾比為2.5-3.5的比例混合均勻,制得固體原料;
S2、制備復合堿激發劑,將氫氧化鈉和工業水玻璃按照SiO2/Na2O摩爾比為1.2-2.0的比例混合,得到混合溶液,按照H2O/Na2O摩爾比為7-20的比例向混合溶液中加入去離子水,制得復合堿激發劑;
S3、漿料制備,將步驟S2制得的復合堿激發劑和步驟S1制得的固體原料按照Na2O/Al2O3摩爾比為0.4-2.0的比例混合并攪拌得到漿料;
S4、成型,將步驟S3制得的漿料注入到模具中密封,在一定溫度下進行固化反應后成型;
S5、養護,將經過步驟S4固化反應后的漿料脫模,在一定溫度和濕度下養護,得到鐵尾礦基地質聚合物多孔材料。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鐵尾礦地質聚合物多孔材料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1中鐵尾礦機械活化后的粒度≤200μm;高嶺土的熱活化溫度為500-1000℃,活化時間為2-8h。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固體原料中SiO2/Al2O3摩爾比為2.5-3.5,復合堿激發劑中SiO2/Na2O摩爾比為1.2-2.0,H2O/Na2O摩爾比為7-20,激發劑和固體原料混合比例為n(Al2O3)/n(Na2O)=0.4-2.0。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鐵尾礦地質聚合物多孔材料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4中固化溫度為20-120℃。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鐵尾礦地質聚合物多孔材料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5中脫模后養護的溫度為20-120℃、濕度為50-100%RH。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鐵尾礦地質聚合物多孔材料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5中養護的時間為1-28天。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鐵尾礦地質聚合物多孔材料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1中經過機械活化后粒度≤50μm的顆粒占50%以上。
8.一種采用權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基于鐵尾礦地質聚合物多孔材料制備方法制備的基于鐵尾礦地質聚合物多孔材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未經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385438.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