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面向超越負載可精確保位控制的電液驅動單元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384627.6 | 申請日: | 2018-1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268325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9-26 |
| 發明(設計)人: | 趙靜一;茹強;蔡偉;司少朋;李文雷 | 申請(專利權)人: | 燕山大學 |
| 主分類號: | F15B11/08 | 分類號: | F15B11/08;F15B13/02;F15B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孚睿灣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74 | 代理人: | 馬媛媛 |
| 地址: | 066000 河北省***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面向 超越 負載 精確 控制 驅動 單元 | ||
1.一種面向超越負載可精確保位控制的電液驅動單元,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固定支架、液壓泵站、液壓缸、排氣閥、位置傳感器和溫度傳感器;
所述液壓泵站通過所述固定支架固定至所述液壓缸,所述液壓泵站為液壓集成閥塊,其包括電機、齒輪泵、液控單向閥、溢流閥和蓄能器,所述齒輪泵由所述電機驅動以輸出高壓油,所述齒輪泵的泄漏油口通過管路T1連接至蓄能器;
所述液壓集成閥塊設置有進油口A和出油口B,所述齒輪泵設置有進油口和出油口;所述齒輪泵的進油口與所述液壓集成閥塊的進油口A通過管路連通;齒輪泵的進油口與所述液控單向閥的控制油口連通;
所述液壓缸設有有桿腔和無桿腔,所述液壓集成閥塊的出油口B與所述液壓缸的有桿腔相連通,所述液壓集成閥塊的進油口A分別與所述液壓缸的無桿腔和所述蓄能器相連通,所述液壓集成閥塊的出油口B和所述齒輪泵的出油口之間設置液控單向閥,所述液壓集成閥塊上設置有與所述液壓缸的有桿腔接通的壓力傳感器,所述齒輪泵的出油口與液壓集成閥塊的出油口之間通過管路連通;所述溢流閥的入口與齒輪泵的出油口相連通,溢流閥的出口通過管路T連接至蓄能器,所述位置傳感器設置在所述液壓缸內,所述位置傳感器檢測液壓缸伸出的位置,液壓缸設置有排氣閥;液壓集成閥塊設置有與液壓缸的無桿腔接通的測壓接口KB,所述測壓接口KB位于齒輪泵的進油口和蓄能器之間;所述溫度傳感器與所述蓄能器相連,所述溫度傳感器實時輸出蓄能器中的油液的溫度;
所述壓力傳感器設置在所述液控單向閥的出口與所述液壓集成閥塊的出油口B之間;
所述液壓集成閥塊的進油口和所述液壓缸的無桿腔之間設置優先重液閥,以便促動器伸出時實現先給蓄能器沖液,然后油液再進入液壓缸的無桿腔。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超越負載可精確保位控制的電液驅動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器與所述液壓缸的無桿腔通過第一管路連通;所述液壓集成閥塊的出油口與所述液壓缸的有桿腔通過第二管路連通;所述液壓集成閥塊的進油口與所述液壓缸的無桿腔通過第三管路連通;所述齒輪泵的出油口與所述液壓集成閥塊的出油口之間通過第四管路連通;所述液壓集成閥塊的進油口與所述蓄能器通過第五管路直接連通。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面向超越負載可精確保位控制的電液驅動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壓力傳感器設置在所述液控單向閥和所述液壓集成閥塊的出油口B之間的第四管路上。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面向超越負載可精確保位控制的電液驅動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氣閥包括第一排氣閥和第二排氣閥,其分別設置在所述液壓缸的缸體的兩個端部,所述第一排氣閥連通所述有桿腔,所述第二排氣閥連通無桿腔,所述第一排氣閥和第二排氣閥用于系統含氣量大時,排出系統氣泡。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面向超越負載可精確保位控制的電液驅動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器用作油箱,且蓄能器具有第一預設壓力。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面向超越負載可精確保位控制的電液驅動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傳感器設置在液壓缸的正中心,所述位置傳感器設置在液壓缸的推桿上。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面向超越負載可精確保位控制的電液驅動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傳感器為磁致位置傳感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燕山大學,未經燕山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384627.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于自動化設備的直壓式氣液增壓器
- 下一篇:一種車載液壓動力輸出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