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木廊橋柱子保護結構的施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384246.8 | 申請日: | 2018-1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235240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19 |
| 發明(設計)人: | 吳明樺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鑫直建筑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D19/02 | 分類號: | E01D19/02;E02B3/26;E01F15/1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23800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木廊橋 柱子 保護 結構 施工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木廊橋柱子保護結構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a、對木廊橋柱子標記;b、木廊橋柱子底部加固施工;c、在圓弧固定板之間圍成混凝土澆筑空間中澆筑混凝土;d、保護板安裝;e、保護板加固;f、在相鄰兩根木廊橋柱子的保護板之間橫向安裝保護欄桿。本發明能將木廊橋柱子與木廊橋橋面固定連接,對木廊橋柱子處于木廊橋橋面部分進行加固保護作用,木廊橋柱子承受的力能作用在木廊橋橋面上,提高木廊橋柱子承受能力,再對木廊橋柱子的加固保護結構進行擋水效果,防止加固保護結構腐蝕,而且相鄰兩根木廊橋柱子之間相互間接連接,增加木廊橋柱子的穩定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木廊橋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木廊橋柱子保護結構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中國古代建筑主要是木構架結構,即采用木柱、木梁構成房屋的框架,屋頂與房檐的重量通過梁架傳遞到立柱上,墻壁只起隔斷的作用,而不是承擔房屋重量的結構部分。
廊橋亦稱虹橋、蜈蚣橋等,為有頂的橋,可保護橋梁,同時亦可遮陽避雨、供人休憩、交流、聚會等作用。主要有木拱廊橋、石拱廊橋、木平廊橋、風雨橋、亭橋等。
全國范圍內的古建筑廊橋形式多樣,風格各異,就橋的結構特性可分為木梁廊橋、石梁廊橋、木拱廊橋、石拱廊橋四大類。而木梁結構廊橋又可分為木平梁廊橋、木簡支梁廊橋、木伸臂梁廊橋、木撐架廊橋和木拱廊橋五種。
木廊橋的主要功能是滿足老百姓在橋上休息、避風雨、集市、娛樂、祈禱等活動。現有技術中的木廊橋柱子澆筑在混凝土基礎上,并穿過木廊橋橋面,但是木廊橋柱子處于木廊橋橋面部分易被破壞,導致木廊橋柱子承受能力下降。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在于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一種用于木廊橋柱子保護結構的施工方法,能將木廊橋柱子與木廊橋橋面固定連接,對木廊橋柱子處于木廊橋橋面部分進行加固保護作用,木廊橋柱子承受的力能作用在木廊橋橋面上,提高木廊橋柱子承受能力,再對木廊橋柱子的加固保護結構進行擋水效果,防止加固保護結構腐蝕,而且相鄰兩根木廊橋柱子之間相互間接連接,增加木廊橋柱子的穩定性。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用于木廊橋柱子保護結構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a、采用紅漆對木廊橋柱子逐一進行標記;
b、木廊橋柱子底部加固施工:
1)圓弧木板安裝:先在螺桿的外端螺紋固定圓弧木板,再根據設計圖紙中卡套板的尺寸和設置位置,對木廊橋柱子進行測量放線,畫出卡套板設置的位置,每塊卡套板預先設置螺紋孔,再對兩塊卡套板進行焊接,卡套板卡緊在木廊橋柱子上,然后在卡套板的螺紋孔中擰入螺桿;
2)圓弧固定板安裝:先根據設計圖紙中圓弧固定板的尺寸和設置位置,在木廊橋橋面處畫出圓弧固定板設置的位置,再將圓弧固定板放置在畫出的位置上,圓弧固定板的內壁與圓弧木板的外壁緊貼,相鄰兩個圓弧固定板之間緊貼,圓弧固定板之間圍成混凝土澆筑空間,再在圓弧固定板的內壁與圓弧木板之間設置鐵釘,然后在圓弧固定板與木廊橋橋面之間轉入固定螺絲;
c、在圓弧固定板之間圍成混凝土澆筑空間中澆筑混凝土:
1)在相鄰兩個圓弧固定板之間外側的縫隙中設置密封膠;
2)在圓弧固定板的內壁處鋪設薄膜,薄膜的外邊外翻在圓弧固定板的頂面處,然后用壓塊卡緊在圓弧固定板的頂部,壓塊壓緊薄膜;
3)進行混凝土拌制,再將混凝土運輸到施工現場;
4)在圓弧固定板之間圍成的混凝土澆筑空間中現澆混凝土,并對現澆的混凝土壓實,混凝土的頂面與圓弧固定板的頂面齊平,待混凝土固化后,將超出混凝土的薄膜進行割除;
d、保護板安裝: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鑫直建筑有限公司,未經浙江鑫直建筑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38424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高架橋清理維護裝置
- 下一篇:提高速度鎖定力的協同減震、隔震支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