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實用鍋蓋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384136.1 | 申請日: | 2018-1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95078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26 |
| 發明(設計)人: | 陶欣怡 | 申請(專利權)人: | 攀枝花學院 |
| 主分類號: | A47J36/06 | 分類號: | A47J36/06;A47J36/04;A47J36/38;A47J45/08 |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橋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羅貴飛 |
| 地址: | 617000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實用 鍋蓋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實用鍋蓋,包括不銹鋼圍邊和頂面,不銹鋼圍邊為上下兩端開口、內部中空的圓臺狀殼體,不銹鋼圍邊頂端設置有環形卡槽,頂面為圓形玻璃板并卡接設置在環形卡槽內;不銹鋼圍邊上設置有把手和透氣孔。本發明圍邊采用不銹鋼制成,頂面為圓形玻璃板,把手及透氣孔設置在不銹鋼圍邊上,無需使用螺栓將把手連上玻璃板,也無需在頂面上玻璃板打孔,不會出現擰得過緊壓碎玻璃的情況,因此提高了鍋蓋整體強度,同時也滿足了便于觀察鍋內食物烹煮情況的需求;揭開鍋蓋反向放置在桌面上時,由于頂面為平面且沒有把手的干擾,因此能夠穩定放置,不會滾動;本發明結構合理,使用方便。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鍋蓋。
背景技術
鍋蓋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廚房用具,主要作用是保持鍋內物質的溫度,并起到防止鍋內物質因受熱等因素引起的液體飛濺,蒸汽外逸的作用。鍋蓋一般為圓形,中間有把手。鍋蓋的質地常見的有金屬和玻璃,金屬鍋蓋因不容易觀察到鍋內食物的烹煮情況,已逐漸被透明玻璃鍋蓋替代。
現有的玻璃鍋蓋存在的問題是:1.把手通常是通過螺栓連接在鍋蓋上,使用時間長了之后容易松動,需要重新擰緊螺栓,一是不方便,二是擰得過緊容易壓碎玻璃頂蓋;2.揭開鍋蓋放置在桌面上時,為避免鍋蓋內側邊緣直接接觸桌面造成不衛生,人們通常會將鍋蓋反向放置,由于把手的存在,不容易將鍋蓋放穩,容易滾動;3.在玻璃鍋蓋上設置透氣孔會影響鍋蓋整體的強度,因此往往只設置一個透氣孔,且由于把手占據了中心位置故通常將透氣孔設置在鍋蓋的中下方,當鍋內烹煮粥類食物時,由于透氣孔距離鍋內液面較近,翻騰的食物容易堵塞透氣孔,造成鍋內壓力過大導致食物溢出。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反向平穩放置的實用鍋蓋。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實用鍋蓋,包括不銹鋼圍邊和頂面,不銹鋼圍邊為上下兩端開口、內部中空的圓臺狀殼體,不銹鋼圍邊頂端設置有環形卡槽,頂面為圓形玻璃板并卡接設置在環形卡槽內;不銹鋼圍邊上設置有把手和透氣孔。
其中,把手的數量為兩個,兩個把手對稱設置在不銹鋼圍邊外壁上。
其中,把手的外壁上套設有防燙橡膠圈。
其中,把手與不銹鋼圍邊固定連接為一體。
其中,不銹鋼圍邊頂端向上凸出形成環形的連接部,環形卡槽設置在連接部內壁上,環形卡槽的尺寸與頂面的尺寸適配。
其中,透氣孔設置在靠近不銹鋼圍邊頂端處。
其中,透氣孔的直徑為0.5-1mm,透氣孔的數量大于等于2個。
其中,不銹鋼圍邊頂端設置有一圈橡膠墊圈。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1.圍邊采用不銹鋼制成,頂面為圓形玻璃板,把手及透氣孔設置在不銹鋼圍邊上,無需使用螺栓將把手連上玻璃板,也無需在頂面上玻璃板打孔,不會出現擰得過緊壓碎玻璃的情況,因此提高了鍋蓋整體強度,同時也滿足了便于觀察鍋內食物烹煮情況的需求;2.揭開鍋蓋反向放置在桌面上時,由于頂面為平面且沒有把手的干擾,因此能夠穩定放置,不會滾動,同時解決了鍋蓋內側邊緣直接接觸桌面造成不衛生的問題;3.進一步的,透氣孔的數量大于等于2個且設置在靠近不銹鋼圍邊頂端處,相比現有的只有一個透氣孔的玻璃鍋蓋而言,當鍋內烹煮粥類食物時,不容易出現堵塞全部透氣孔的情況,降低了鍋內壓力過大導致食物溢出的概率;4.進一步的,把手數量為兩個且把手處套設有防燙橡膠圈,更加方便握持,避免燙傷;本發明結構合理,使用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其中一種實施方式的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其中一種實施方式的剖視圖;
圖3為圖2中A處的放大圖;
圖中標記為:不銹鋼圍邊1、頂面2、把手3、透氣孔4、橡膠墊圈5、連接部1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攀枝花學院,未經攀枝花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38413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于車輛的密封件及車輛
- 下一篇:麥冬的高產栽培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