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控制智能家居設備的方法和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381995.5 | 申請日: | 2018-1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412910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01 |
| 發明(設計)人: | 劉杉;武樹娟 | 申請(專利權)人: | 三星電子(中國)研發中心;三星電子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4L12/28 | 分類號: | H04L12/28;G10L17/02;G10L17/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賽嘉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04 | 代理人: | 王達佐;馬曉亞 |
| 地址: | 210012 江蘇省南京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智能家居設備 控制指令 身份信息 方法和裝置 合法用戶 響應 語音 安全防護 安全管控 安全管理 語音識別 匹配 指令 說話 檢測 申請 | ||
本申請實施例公開了控制智能家居設備的方法和裝置。該方法的一具體實施方式包括:響應于檢測到聲音,識別出聲音是否為語音;若聲音為語音,則識別發出聲音的用戶的身份信息,以及根據身份信息確定出用戶是否為合法用戶;響應于確定出用戶為合法用戶,對聲音進行語音識別,得到控制指令;響應于確定出控制指令為與身份信息匹配的指令,執行控制指令。該實施方式實現了對智能家居設備的安全管控,說話者安全管理和安全防護。
技術領域
本申請實施例涉及物聯網技術領域,具體涉及控制智能家居設備的方法和裝置。
背景技術
當前智能家庭設備越來越多,通過語音助手來控制家庭智能設備具有廣泛的應用場景,但是當前的操作很多都是開放的,所有人都可以通過語音對設備操作或者獲取設備內信息,安全性低,對于陌生人尤其陌生用戶的管控不足。而對于老人和孩子因為對操控的不熟悉或者容易誤操作,易導致這類人群的使用具有一定的困難和安全風險。
發明內容
本申請實施例提出了控制智能家居設備的方法和裝置。
第一方面,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控制智能家居設備的方法,包括:響應于檢測到聲音,識別出聲音是否為語音;若聲音為語音,則識別發出聲音的用戶的身份信息,以及根據身份信息確定出用戶是否為合法用戶;響應于確定出用戶為合法用戶,對聲音進行語音識別,得到控制指令;響應于確定出控制指令為與身份信息匹配的指令,執行控制指令。
在一些實施例中,在識別出聲音是否為語音之前,該方法還包括:對聲音進行以下至少一項預處理:噪聲去除,語音加強,聲源定向,定向拾音,回聲消除,降噪處理。
在一些實施例中,識別發出聲音的用戶的身份信息,包括:提取聲音的聲學特征;將聲學特征輸入預先訓練的聲紋模型,得到匹配結果,其中,聲紋模型是將預定用戶的語音作為樣本進行深度學習訓練得到的;根據匹配結果確定發出聲音的用戶的身份信息。
在一些實施例中,識別發出聲音的用戶的身份信息,還包括:提取聲音的音頻特征;基于音頻特征,通過深度學習訓練模型確定發出聲音的用戶的性別和/或年齡。
在一些實施例中,對聲音進行語音識別,得到控制指令,包括:對聲音進行語種分析和識別;對聲音進行語音識別,得到文字內容;對文字內容進行語義分析,得到控制指令。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方法還包括:根據用戶的身份信息執行如下至少一項管理操作:權限管理,使用指引,特殊需求管理。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方法還包括:響應于確定出用戶為陌生用戶,向合法用戶的終端發送授權請求;響應于接收到合法用戶的終端發送的授權確認,識別發出聲音的陌生用戶的性別和/或年齡,以及確定陌生用戶的權限;對聲音進行語音識別,得到陌生用戶的控制指令;基于陌生用戶的權限對陌生用戶的控制指令進行分析處理。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方法還包括:響應于未接收到合法用戶的終端發送的授權確認,禁止陌生用戶訪問。
第二方面,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控制智能家居設備的裝置,包括:聲音識別單元,被配置成響應于檢測到聲音,識別出聲音是否為語音;身份識別單元,被配置成若聲音為語音,則識別發出聲音的用戶的身份信息,以及根據身份信息確定出用戶是否為合法用戶;語音識別單元,被配置成響應于確定出用戶為合法用戶,對聲音進行語音識別,得到控制指令;指令執行單元,被配置成響應于確定出控制指令為與身份信息匹配的指令,執行控制指令。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裝置還包括預處理單元,被配置成:在識別出聲音是否為語音之前,對聲音進行以下至少一項預處理:噪聲去除,語音加強,聲源定向,定向拾音,回聲消除,降噪處理。
在一些實施例中,身份識別單元進一步被配置成:提取聲音的聲學特征;將聲學特征輸入預先訓練的聲紋模型,得到匹配結果,其中,聲紋模型是將預定用戶的語音作為樣本進行深度學習訓練得到的;根據匹配結果確定發出聲音的用戶的身份信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三星電子(中國)研發中心;三星電子株式會社,未經三星電子(中國)研發中心;三星電子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38199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