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混合環境下靜態對象篡改的監測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380686.6 | 申請日: | 2018-1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583204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02 |
| 發明(設計)人: | 趙宏斌;白開峰;張根周;朱朝陽;周亮;王明文;李妍;馬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網陜西省電力公司;國網陜西省電力公司西安供電公司;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21/56 | 分類號: | G06F21/56 |
| 代理公司: | 深圳靈頓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558 | 代理人: | 陶品德 |
| 地址: | 710000 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混合 環境 靜態 對象 篡改 監測 方法 | ||
1.一種混合環境下靜態對象篡改的監測方法,包括:
S1、監測靜態對象是否被篡改,其所述靜態對象被依次監測是否被篡改,并記錄被篡改次數,并判斷被篡改次數是否達到預設次數 t1,當是,則執行步驟 S2;
S2、監測中間件是否被篡改;
S3、監測操作系統文件是否被篡改;
S4,監測種子文件是否被篡改;
所述判斷被篡改次數是否達到預設次數 t1,進一步為,在逐項監測靜態對象的過程中,判斷是否有任一靜態對象被篡改次數≥t1;
S51、判斷任一中間件和任一操作系統文件被篡改次數是否都≥t2,如果否,則執行步驟S52和/或 S53;
S52、判斷是否有任一中間件被篡改次數≥t2;
S53、判斷是否有任一操作系統文件被篡改次數≥t2;
S54、反饋被篡改結果;
其中,步驟 S2 和 S3 同步進行。
2.如權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斷被篡改次數是否達到預設次數t1,進一步包括,判斷所有靜態對象中累計被篡改是否達到預設次數 T1。
3.如權利要求 2 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監測方法在步驟S54后還包括:
S61、判斷中間件累計被篡改次數和系統文件被篡改次數是否都達到預設次數 T1,如果否,則執行步驟 S62 和/或 S63,
S62、判斷中間件累計被篡改次數是否≥t;
S63、判斷系統文件累計被篡改次數是否≥t;
S64、反饋被篡改結果。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 S4 包括:
S41、判斷靜態對象種子文件、中間件種子文件,以及操作系統種子文件是否都被篡改,如果否,則逐項監測靜態對象的各個種子文件、逐項監測中間件的各個種子文件,以及逐項監測操作系統的各個種子文件,監測后記錄各類型種子文件被篡改次數。
5.如權利要求4 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逐項監測靜態對象的各個種子文件、逐項監測中間件的各個種子文件,以及逐項監測操作系統的各個種子文件,監測后記錄各類型種子文件被篡改次數,包括:
S42、判斷靜態對象種子文件和中間件種子文件是否都被篡改,如果否,則執行步驟S45;
S43、判斷靜態對象種子文件和操作系統種子文件是否都被篡改,如果否,則執行步驟S45;
S44、判斷中間件種子文件和操作系統種子文件是否都被篡改,如果否,則執行步驟S45;
S45、判斷靜態對象種子文件是否被篡改,如果否,則執行步驟 S46;
S46、判斷中間件種子文件是否被篡改,如果否,則執行步驟 S47;
S47、判斷操作系統種子文件是否被篡改;
S48、記錄各類型種子文件被篡改次數。
6.如權利要求1 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監測到中間件被篡改和/或檢測到操作系統文件被篡改時,才執行所述 S4 監測種子文件是否被篡改的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網陜西省電力公司;國網陜西省電力公司西安供電公司;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國網陜西省電力公司;國網陜西省電力公司西安供電公司;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380686.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惡意用戶檢測方法、裝置及系統
- 下一篇:一種數據信息安全管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