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生化污水處理池的污水回收輸送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375782.1 | 申請日: | 2018-1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179793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11 |
| 發明(設計)人: | 王軍飛;張永利 | 申請(專利權)人: | 佛山科學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C02F9/04 | 分類號: | C02F9/04 |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標專利事務所 51213 | 代理人: | 劉興亮 |
| 地址: | 528000 廣東省佛山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輸送裝置 污水回收 水管 生化污水處理池 沉淀池 攪拌桶 污泥 攪拌電機 粗濾網 水泵 集中處理 循環處理 攪拌軸 室內部 污室 污水 配合 | ||
1.一種生化污水處理池的污水回收輸送裝置,包括攪拌桶(1)、第二水管(11)和粗濾網(18),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桶(1)的上方安裝有攪拌電機(3),且攪拌電機(3)的下方安裝有攪拌軸(2),所述第二水管(11)的右側安裝有沉淀池(5),且第二水管(11)位于攪拌桶(1)的下方,所述沉淀池(5)的前端安裝有第三水管(14),且第三水管(14)的中部連接有第四水泵(13),所述第三水管(14)的右側安裝有消毒池(15),且消毒池(15)的上方安裝有第四水管(29),所述第四水管(29)的中部安裝有第一水泵(8),所述沉淀池(5)的上方安裝有固定橫桿(7),所述沉淀池(5)的右側安裝有導污管(16),且導污管(16)的右側安裝有儲污室(17),所述粗濾網(18)的上方安裝有第一水管(9),且粗濾網(18)位于儲污室(17)的內部,所述第一水管(9)的中部安裝有第二水泵(1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生化污水處理池的污水回收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桶(1)的水平中心線垂直于攪拌軸(2),且攪拌臂(4)之間關于攪拌軸(2)的豎直中心線對稱分布。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生化污水處理池的污水回收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桶(1)通過第二水管(11)和第三水泵(12)之間的配合與導水桿(23)構成連通結構,且噴嘴(24)和后擋片(36)之間均沿導水桿(23)的中軸線方向均勻分布。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生化污水處理池的污水回收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橫桿(7)通過鎖緊螺桿(19)與沉淀池(5)之間構成可拆卸結構,且調節電機(6)通過軸套(22)、內齒輪(30)和主動齒輪(31)三者之間的配合與導水桿(23)構成嚙合傳動,并且軸套(22)通過固定橫桿(7)構成一體式結構。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生化污水處理池的污水回收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5)通過第四水泵(13)與第三水管(14)之間的配合與消毒池(15)構成連通結構,且消毒池(15)的豎直中心線分別垂直于第三水管(14)和第四水管(29)的中軸線。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生化污水處理池的污水回收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管(9)貫穿于儲污室(17)的上方邊緣,且第一水管(9)的水平中心線平行于粗濾網(18)。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生化污水處理池的污水回收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污管(16)、環氧樹脂涂層(32)、耐磨不銹鋼層(33)和聚四氟乙烯層(34)四者之間的水平中心線相互重合,且環氧樹脂涂層(32)包裹于耐磨不銹鋼層(33)的外部。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生化污水處理池的污水回收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5)通過限位槽(20)構成一體式結構,且限位槽(20)的內部寬度大于滾輪(21)的外部寬度,并且滾輪(21)、帶動電機(26)、支架(27)和清掃帚(28)、四者之間均關于軸臂(25)的豎直中心線對稱分布。
9.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生化污水處理池的污水回收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擋片(36)平行于前擋片(35)的水平中心線,且漏孔(37)沿后擋片(36)的四周均勻分布。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佛山科學技術學院,未經佛山科學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375782.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