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聚醚改性有機硅型消泡劑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811375010.8 | 申請日: | 2018-1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370794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30 |
| 發(fā)明(設計)人: | 倪維力;李松;彭鈺珩;袁婷婷;喻翔;沈東曉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北三環(huán)化學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1D1/825 | 分類號: | C11D1/825;C11D3/37;C11D3/60;C08G77/4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余俊磊 |
| 地址: | 湖北省武漢市東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改性 有機硅 型消泡劑 制備 方法 | ||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新型高效清洗劑的制備方法,其中清洗劑的配方配方為:烷基糖苷8?15%、脂肪醇聚氧乙烯醚2?8%、壬基酚聚氧乙烯醚10?15%、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10?15%、抑泡劑2?5%,聚醚改性有機硅型消泡劑5%?8%,水余量;其中聚醚改性有機硅型消泡劑的制備方法為:制備含氫硅油;制備混合液A;合成反應;得到粘稠狀固體B即為聚醚改性有機硅型消泡劑。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泡沫高度低、清洗效果好的清洗劑的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清潔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聚醚改性有機硅型消泡劑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金屬工件加工后,表面會攜帶污物,如各種切削液、導軌油等,若不清洗干凈,不但影響加工工序的順利進行,而且會引起并加速金屬表面腐蝕,影響產品的加工質量和使用壽命。另外,在電鍍、磷化(硅烷化)、涂釉、噴漆等精加工前,以及機械設備的維修和保養(yǎng)中,都離不開清洗工序。清洗工藝的選擇和清洗效果的好壞,不僅涉及安全、能源及環(huán)保等重大問題,而且直接影響到產品的性能和質量,所以清洗工序已成了現代工業(yè)生產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但水基金屬清洗劑易起泡、易殘留,嚴重時泡沫溢出帶走大量表面活性劑,使得清洗劑壽命縮短,而且泡沫會降低清洗效率。因此,需要設計開發(fā)出一種低泡防銹型金屬清洗劑。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泡沫數量少、泡沫高度低、清洗效果好的清洗劑的制備方法。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新型高效清洗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其中清洗劑的配方為:烷基糖苷8-15%、脂肪醇聚氧乙烯醚2-8%、壬基酚聚氧乙烯醚10-15%、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10-15%、抑泡劑2-5%,聚醚改性有機硅型消泡劑5%-8%,水余量;
其中聚醚改性有機硅型消泡劑的制備方法為:
S1:制備含氫硅油:用固體超強酸,催化六甲基二硅氧烷、八甲基環(huán)四硅氧烷、四甲基環(huán)四硅氧烷,水浴加熱35℃,反應6h,過濾得含氫硅油;
S2:將鉑催化劑、聚乙二醇400、乙酸丙酯和對苯二酚投入裝有含氫硅油的反應釜中,在恒溫反應溫度下攪拌1-2h,得到混合液A;
S3:向混合液A中滴加烯丙基縮水甘油醚,有氧環(huán)境下,加熱到反應溫度后,恒溫反應一段時間;
S4:降溫冷卻,水洗、過濾,得到粘稠狀固體B即為聚醚改性有機硅型消泡劑。
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抑泡劑為ED3060。
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含氫硅油與烯丙基縮水甘油醚的重量比為1:1-1.5。
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步驟S1的固體超強酸的用量為六甲基二硅氧烷質量的0.0015%-0.0025%。
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步驟S2中鉑催化劑的用量為10-30μg。
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步驟S2中聚乙二醇400的用量為:100-200μg。
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步驟S2中的反應溫度為70-90℃。
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步驟S3反應溫度為100-120℃。
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步驟S3反應時間為7-10h。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發(fā)明添加適當量聚乙二醇400到鉑催化劑中,聚乙二醇400能活化H-H鍵,從而對H-H件的活化斷裂具有有效的作用,從而能增加鉑催化劑的親電性,使之更適合于對烯烴的親核進攻,提高乙烯插入Pt—H形成Pt-硅基-烷基絡合物硅氫的控速反應速率,并且增加硅氫反應的反應轉化率,而且顯著地提高生成硅烷基產物的選擇性,并一定程度地抑制取代反應和不飽和化合物的異構化反應等副反應的發(fā)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北三環(huán)化學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湖北三環(huán)化學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37501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