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枸杞籽油農用增效助劑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374300.0 | 申請日: | 2018-1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94753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26 |
| 發明(設計)人: | 周宏偉;李孝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陜西綠源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N65/38 | 分類號: | A01N65/38;A01N25/30;A01N25/06;A01N25/24;A01P7/02;A01P7/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為時代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98 | 代理人: | 王加嶺;楊靜 |
| 地址: | 713800 陜西省咸***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枸杞 農用 增效 助劑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枸杞籽油農用增效助劑,該枸杞籽油農用增效助劑由4?8重量份的枸杞籽油和1?3重量份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組成。本發明還提供了枸杞籽油農用增效助劑用于殺滅害蟲如紅蜘蛛、蚜蟲、白粉虱或梨木虱中的應用。本發明提供的枸杞籽油農用增效助劑具有封閉害蟲氣門使其窒息死亡,和溶解害蟲體壁,導致其脫水死亡的效果;同時該枸杞籽油農用增效助劑具有極低的表面張力作用,有較好的潤濕性、粘著性、擴展性和滲透性,適合與殺蟲劑、殺菌劑、除草劑和葉面肥混合使用,也可以作為飛防或超低溶量噴霧的專用增效助劑使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農業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枸杞籽油農用增效助劑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背景技術
農用增效劑本身無生物活性,但與某種農藥、葉面肥混用時,能大幅度提高農藥的毒力和藥效的一類助劑的總稱。目前,農藥、葉面肥制劑中主要劑型有乳油、微乳劑、水劑、水分散粒劑、懸浮劑(油懸、水懸、懸乳、干懸)、可濕性粉劑、可溶性粉劑等,在以上劑型中除油懸劑具有較強的增效作用外,其它劑型基本上是以表面活性劑、粉塵靜電作用來解決農用增效作用的,遠遠達不到農藥的有效利用率,當噴施到農作物上時,40%-70%的藥液沒有有效粘著在作物和蟲體上,而流入到土壤中,從而降低了農藥使用效果,增加了農民用藥成本,也污染了環境。農民在噴施過程中,就必須加入農用增效劑。市場上的農用增效劑分為三種:(1)以表面活性劑為主的農用增效劑;這類表面活性劑農用增效劑具有較好的濕潤性和滲透性,不具有良好的粘著、擴展作用,不能有效發揮農用增效功能;(2)以植物油為主助劑的劑型——油懸浮劑,在除草劑領域占據70%的份額;這類植物油助劑主要出現于農藥油懸浮劑里,主要成分是大豆油、油酸甲脂,有兩大缺陷:一是容易分層、二是容易分解、三是在增效上遠遠不如有機硅,特別是在滲透性、擴展性上不能有效發揮增效作用。僅在粘著性上有一定的優勢;(3)以有機硅為主的農用增效劑;這類有機硅農用增效劑占據農藥增效劑領域99%的市場份額,以優秀的滲透、展著、擴展而倍受農民朋友的歡迎。但隨著有機硅增效劑的大量應用與實踐,有機硅的缺點慢慢顯現出來,主要表面在以下方面:一是藥害問題嚴重;二是混配性較差,在混配液中極易發生絮凝反應,降低藥效;三是污染果面和蔬菜,滲透到植物體后不分解,殘留高,污染農作用和環境。
基于以上因素,通過近五年的大量試驗與應用,枸杞籽油農用增效助劑是有機硅升級替代品,具備了有機硅的強大增效優勢,又避免了有機硅藥害、藥效、殘留的問題,解決了我國農用增效劑的大難題,環保、安全、增效顯著。同時,枸杞籽油農用增效助劑單用1000倍進行噴霧,對紅蜘蛛、蚜蟲、梨木虱、白粉虱有突出防治效果,環保、安全、無毒、無殘留、對蟲害永無抗性。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缺陷,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殺滅害蟲(紅蜘蛛、蚜蟲、白粉虱、梨木虱)同時又能減少農藥殘留、提高農藥利用率、保護生態環境、降低用藥成本的枸杞籽油農用增效助劑。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枸杞籽油農用增效助劑,該枸杞籽油農用增效助劑由4-8重量份的枸杞籽油和1-3重量份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組成。優選地,該枸杞籽油農用增效助劑由8重量份的枸杞籽油和2重量份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組成。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制備枸杞籽油農用增效助劑的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4-8重量份的枸杞籽油和1-3重量份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同時加入到攪拌罐中進行攪拌3-10分鐘,將攪拌罐中的溫度升高至80℃-120℃,持續加熱4-6小時即可。
在一個實施方案中,上述將攪拌罐中的溫度升高至120℃。
在一個實施方案中,上述持續加熱5小時即可。
本發明還提供了上述的枸杞籽油農用增效助劑用于害蟲如殺滅紅蜘蛛、蚜蟲、白粉虱或梨木虱中的應用。
在一個實施方案中,上述應用包括將所述枸杞籽油農用增效助劑兌水稀釋1000倍液噴灑施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陜西綠源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陜西綠源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37430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