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液壓油管脹管結構和脹管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373755.0 | 申請日: | 2018-1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290457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2-01 |
| 發明(設計)人: | 劉爾方;李笑;孫艷;許海烽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陰市液壓油管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D39/04 | 分類號: | B21D39/04;B21D41/02;B21D37/16;F16L13/11 |
| 代理公司: | 無錫堅恒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348 | 代理人: | 趙貴春 |
| 地址: | 2144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脹接 脹管 油管 配合連接 擴孔器 液壓油管 環形凹槽 填充材料 高壓管 焊接工藝 壓力承受能力 液壓油密封 不良隱患 端部內壁 焊接連接 生產效率 可焊性 孔內壁 擴孔 軸向 焊接 填充 車間 替代 退出 污染 | ||
本發明涉及一種液壓油管脹管結構和脹管工藝,包括油管和與油管配合連接的接頭,所述接頭上開設有脹接孔,所述脹接孔內壁沿軸向開設有脹接環形凹槽,所述脹接環形凹槽內填充有填充材料;所述油管的脹接端部與脹接孔配合連接;還包括擴孔器,所述擴孔器的擴孔端部與油管的脹接端部內壁配合連接。一種液壓油管脹管脹管工藝,包括如下步驟:第一步、第二步,配合連接;第三步脹管操作;第四步,擴孔器退出油管;通過擴孔器的擴張作用將油管的脹接端與脹接孔配合連接,可以替代可焊性較差材質高壓管和接頭的焊接工藝;避免高壓管焊接連接處不良隱患;降低車間焊接污染;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填充材料的設計,可以進一步液壓油密封壓力承受能力。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液壓油管脹管結構和脹管工藝。
背景技術
目前高壓油管與接頭的連接形式通常是焊接實現,但是由于焊接需耗費大量工時,更重要的是,連接的地方在運行中容易發生故障,承受壓力的能力不強。現有技術急需一種可以通過脹接工藝連接的液壓油管脹管結構和脹管工藝。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可以通過脹接工藝連接的液壓油管脹管結構和脹管工藝。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了一種液壓油管脹管結構,包括油管和與油管配合連接的接頭,所述接頭上開設有脹接孔,所述脹接孔內壁沿軸向開設有脹接環形凹槽,所述油管的脹接端部與脹接孔配合連接;
還包括擴孔器,所述擴孔器的擴孔端部與油管的脹接端部內壁配合連接;
所述脹接環形凹槽內填充有填充材料。
通過這樣的設計,擴孔器的擴張作用將油管的脹接端與脹接孔配合連接,可以替代可焊性較差材質高壓管和接頭的焊接工藝;避免高壓管焊接連接處不良隱患;降低車間焊接污染;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填充材料的設計,可以在凸起(油管的脹接端部外壁嵌入脹接環形凹槽內的凸起)與脹接環形凹槽的縫隙處形成低熔點金屬、合金、塑料或者金屬膠水填充物,進一步液壓油密封壓力承受能力。
作為優選的,所述脹接孔內壁沿軸向開設有多個脹接環形凹槽,所述脹接環形凹槽的橫截面為矩形。這樣的設計,使得油管的脹接端部外壁嵌入脹接環形凹槽內,形成緊密連接,可以提高液壓油密封壓力承受能力。
作為優選的,所述脹接環形凹槽的橫截面為梯形,所述梯形的脹接環形凹槽開口寬度小于底部寬度,所述梯形的脹接環形凹槽的側壁傾斜角度為0.5至2度。這樣的設計,使得油管的脹接端部外壁嵌入脹接環形凹槽內的凸起更加緊密的與脹接環形凹槽連接,可以預防后期松動。
一種液壓油管脹管脹管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第一步,將填充材料填充至脹接環形凹槽內部;使用夾具固定接頭,將脹接端部與脹接孔配合連接;
第二步,擴孔器的擴孔端部與油管的脹接端部內壁配合連接;
第三步,擴孔器在驅動機構的帶動下正向轉動,完成脹管操作;
第四步,擴孔器在驅動機構的帶動下反向轉動,擴孔器的擴孔端部退出油管的脹接端部內壁。
這樣的工藝,可以實現脹管連接;替代焊接。
作為優選的,第五步,對脹接端部加熱至300℃以上,融化填充材料。可以利用填充材料將凸起(油管的脹接端部外壁嵌入脹接環形凹槽內的凸起)與脹接環形凹槽的縫隙處形成低熔點金屬、合金、塑料或者金屬膠水填充物,進一步液壓油密封壓力承受能力。
作為優選的,在第三步中,當擴孔器達到最大扭矩160-180N·m時,保持2200度的旋轉后再進入第四步。這樣的設計,可以在最大扭矩保壓一段時間,鞏固脹管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陰市液壓油管有限公司,未經江陰市液壓油管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37375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