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磁共振成像方法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367042.3 | 申請日: | 2018-1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507622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17 |
| 發明(設計)人: | 徐健;張哲豪;譚國陞;婁昕;馬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聯影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R33/48 | 分類號: | G01R33/48;A61B5/05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 地址: | 201807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磁共振 成像 方法 系統 | ||
本發明實施例公開了一種磁共振成像方法及系統。該方法包括:對被檢測對象施加非層選反轉脈沖;在第一心動周期中的設定心臟運動期相內,利用預設成像序列同時激發心臟的多層,采集心臟的多層混疊T1加權圖像;在第二心動周期中的設定心臟運動期相內,利用預設翻轉角激發的預設成像序列采集參考圖像;第一心動周期與第二心動周期對應同一次屏氣,且為相鄰的心動周期,參考圖像與多層中的一層相對應;利用參考圖像對多層混疊T1加權圖像進行層間解混疊和相位敏感的反轉恢復重建,得到心臟各層的目標T1加權圖像。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實現了在保證圖像質量的前提下,提高磁共振的數據采集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實施例涉及醫療磁共振技術,尤其涉及一種磁共振成像方法及系統。
背景技術
心肌梗塞(簡稱心梗)是一種嚴重的心臟疾病。心梗發生后,針對心肌活性并未完全消失的心肌(稱為可挽救心肌),可采用恢復心肌灌注的方式改善心功能,而對無心肌活性的梗死心肌進行心肌灌注則會誘發致命性心律失常。故需要評估心肌活性來分辨可挽救心肌和梗死心肌,從而評估再灌注后心肌功能恢復的概率。
目前磁共振成像(MRI)被認為是評估心肌活性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為了更好地評估心肌活性,需要獲得具有較好的圖像對比度的T1加權圖像。為此,通常采用相位敏感的反轉恢復序列(Phase-Sensitive Inversion Recovery,PSIR)進行磁共振成像。利用該序列成像的原理大致為:在一次反轉脈沖之后的相鄰心動周期的同一個期相中,第一個心動周期獲得T1加權圖像,第二個心動周期獲得低翻轉角度質子密度圖像(也稱為參考圖像),然后用相位敏感的反轉重建算法進行圖像重建。由此獲得的MRI重建圖像可以在反轉期間保留磁化的極性,從而在更寬的反轉恢復時間(TI)選擇范圍內獲得一致且相對明顯的對比度。但是,PSIR在單次屏氣中只能獲得一個高分辨率的切片,這無疑會增加臨床應用中整個心臟成像的時耗。
同時,磁共振成像技術中的同時多層激發成像技術(Simultaneous Multi-Slice,SMS)允許在同一時間激發幾個片層,從而提高磁共振的數據采集效率。但是該成像技術所得到的采集數據是多層切片混疊的,其需要額外獲取一幅參考圖像來進行數據的解混疊。這樣SMS技術便需要單獨的一次屏氣來獲取該參考圖像,同樣會增加整個心臟成像時耗。
總之,利用現有的磁共振成像技術獲取整個心臟圖像均需要較長的時耗,導致成像效率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磁共振成像方法及系統,以實現在保證圖像質量的前提下,更加快速地獲取心臟磁共振圖像,提高了磁共振的數據采集效率,減少了心臟磁共振的成像時耗。
第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磁共振成像方法,包括:
對被檢測對象施加非層選反轉脈沖;
在第一心動周期中的設定心臟運動期相內,利用預設成像序列同時激發心臟的多層,并采集所述心臟的多層混疊T1加權圖像;
在第二心動周期中的所述設定心臟運動期相內,利用預設翻轉角激發的所述預設成像序列采集參考圖像;其中,所述第一心動周期與第二心動周期對應同一次屏氣,且所述第一心動周期與所述第二心動周期為相鄰的心動周期,所述參考圖像與所述多層中的一層相對應;
利用所述參考圖像對所述多層混疊T1加權圖像進行層間解混疊和相位敏感的反轉恢復重建,得到所述心臟各層的目標T1加權圖像。
第二方面,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磁共振成像系統,該系統包括:
心電圖機,MR掃描器,以及與所述心電圖機和所述MR掃描器通信連接的處理器;
所述心電圖機,用于生成被檢測對象的心電門控信號;
所述處理器,用于:
依據所述心電門控信號觸發所述MR掃描器對被檢測對象施加非層選反轉脈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聯影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上海聯影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367042.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