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針織經編布植絨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366333.0 | 申請日: | 2018-1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468859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15 |
| 發明(設計)人: | 周志方;馮利民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州福美達紡織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6N7/00 | 分類號: | D06N7/00;B05D1/06;B05D3/02;B05D3/00;B05D7/24 |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源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34 | 代理人: | 鄭雙根 |
| 地址: | 313009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膠水 經編 針織 植絨坯布 植絨布 布植 基布 表面絨毛 底布表面 均勻涂覆 粘附性能 涂膠面 烘干 縫頭 涂覆 植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針織經編布植絨工藝,包括以下步驟:A、將針織經編布原料依次進行縫頭和攤布,得到底布;B、將膠水均勻涂覆在底布表面,得到基布;所述膠水的涂覆溫度為30?40℃,膠水的用量為190?210g/m;C、對基布的涂膠面進行植絨處理,得到植絨坯布;D、對植絨坯布依次進行烘干和去浮毛處理,得到植絨布成品。發明具有能夠有效提高植絨布表面絨毛粘附性能的特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植絨工藝,特別是一種針織經編布植絨工藝。
背景技術
靜電植絨是利用電荷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的物理特性,使絨毛帶上負電荷,把需要植絨的物體放在零電位或接地條件下,絨毛受到異電位被植物體的吸引,呈垂直狀加速飛升到需要植絨的物體表面上,由于被植物體涂有膠粘劑,絨毛就被垂直粘在被植物體上。但是,現有的植絨布表面絨毛的粘附牢度不強,植絨布在使用一段時間后,表面的部分絨毛會掉落,這樣就會露出基布,影響植絨布的使用和美觀性。因此,現有的技術存在著植絨布表面絨毛易脫落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針織經編布植絨工藝。本發明具有能夠有效提高植絨布表面絨毛粘附性能的特點。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一種針織經編布植絨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A、將針織經編布原料依次進行縫頭和攤布,得到底布;
B、將膠水均勻涂覆在底布表面,得到基布;所述膠水的涂覆溫度為30-40℃,膠水的用量為190-210g/m;
C、對基布的涂膠面進行植絨處理,得到植絨坯布;
D、對植絨坯布依次進行烘干和去浮毛處理,得到植絨布成品。
前述的一種針織經編布植絨工藝中,所述步驟B所用膠水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組分:水性聚氨酯膠水95-105份;高粘度聚酯樹脂,3-4份;低粘度聚酯樹脂,1-2份;氨水,4-5份;納米金屬氧化物顆粒,0.8-1.1份。
前述的一種針織經編布植絨工藝中,所述步驟B中的膠水的生產過程:先將水性聚氨酯膠水、高粘度聚酯樹脂和低粘度聚酯樹脂混合,攪拌5-6分鐘后,得到A品;然后將納米金屬氧化物顆粒與A品混合,攪拌2-3分鐘,得到B品;隨后,將氨水加入B品中,攪拌14-16分鐘,得到膠水成品。
前述的一種針織經編布植絨工藝中,所述步驟C中植絨處理采用靜電植絨的方式將絨毛植在基布的涂膠面;所述靜電植絨方式中靜電的電壓為2.3-2.7萬伏。
前述的一種針織經編布植絨工藝中,所述絨毛的用量為60-100g/m。
前述的一種針織經編布植絨工藝中,所述步驟D中采用多節依次相連的烘箱對植絨坯布進行烘干處理,具體步驟為:植絨坯布依次進入溫度為120-125℃、150-160℃、90-110℃、120-130℃、140-145℃和170-180℃的烘箱中進行烘干。
前述的一種針織經編布植絨工藝中,所述植絨坯布的移動速度為1-2m/s。
前述的一種針織經編布植絨工藝中,利用刷毛箱對刷毛箱對經烘干后的植絨坯布進行去浮毛處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州福美達紡織有限公司,未經湖州福美達紡織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36633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