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風道循環的密閉空間揚塵測試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364796.3 | 申請日: | 2018-1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541588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3-21 |
| 發明(設計)人: | 孫武;蔣清富;賈學振;徐秋鋒;劉佳;陳梟煜;丁凱生;周愛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遙感設備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1S13/88 | 分類號: | G01S13/88;G01S7/52;G01N15/06 |
| 代理公司: |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專利中心 11024 | 代理人: | 葛鵬 |
| 地址: | 100854***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風道 循環 密閉 空間 揚塵 測試 系統 | ||
本申請提供一種風道循環的密閉空間揚塵測試系統,包括:揚塵密閉空間(12),具有進風口和出風口;進風風道(8),與所述揚塵密閉空間(12)的進風口連接;回風風道(9),與所述揚塵密閉空間(12)的出風口連接;循環風機(6),所述循環風機(6)的出風口與所述揚塵密閉空間(12)的進風口通過所述進風風道(8)連接,所述循環風機(6)的進風口與所述揚塵密閉空間(12)的出風口通過所述回風風道(9)連接,所述循環風機(6)通過在所述揚塵密閉空間(12)中吹起揚塵(4)而產生揚塵環境。根據本發明技術方案的測試系統實現簡單,成本低,在實驗室內部隨時可進行測試,滿足工程研制需求。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測試系統,特別是一種風道循環的密閉空間揚塵測試系統。
背景技術
航空、航天技術的發展,微波遙感成為遙感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各種地學應用提供了數據來源,成為研究資源、環境的有效手段。在地外天體著陸過程中,尤其在月球和火星探測過程中,微波測量也成為測距測速的重要手段。
微波測量設計過程中,地面氣流激起的揚塵或著陸器降落過程中激起的揚塵,對微波測量產生的影響需要進行驗證。
影響揚塵測試結果的因素主要有:揚塵的顆粒大小、密度、運動速度等。
測試區域一般選擇在空曠的場外,通過鼓風機等手段來實現對揚塵環境的模擬,對揚塵的顆粒大小、密度、運動速度等難以嚴格進行控制,導致測試數據覆蓋性不全。且由于揚塵不易受控的特殊性,測試過程對產品、試驗人員等均需要采取嚴格的防護措施,導致測試系統試驗成本高,試驗周期長,難以滿足工程研制的需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風道循環的密閉空間揚塵測試系統,能夠解決普通揚塵測試系統數據覆蓋性不全,測試系統試驗成本高,試驗周期長,難以滿足工程研制需求的問題。
根據本發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種風道循環的密閉空間揚塵測試系統,包括:
揚塵密閉空間,具有進風口和出風口;
進風風道,與所述揚塵密閉空間的進風口連接;
回風風道,與所述揚塵密閉空間的出風口連接;
循環風機,所述循環風機的出風口與所述揚塵密閉空間的進風口通過所述進風風道連接,所述循環風機的進風口與所述揚塵密閉空間的出風口通過所述回風風道連接,所述循環風機通過在所述揚塵密閉空間中吹起揚塵而產生揚塵環境。
根據一些實施例,所述揚塵密閉空間包括:
框架;
導風板,設置在所述框架內,用于引導揚塵;
透波薄膜,用于包覆所述框架和所述導風板以構成所述揚塵密閉空間。
根據一些實施例,所述導風板的第一端與所述進風口相鄰設置,所述導風板的第二端設置在所述揚塵密閉空間的與所述進風口對角的位置,所述第一端與所述第二端相對。
根據一些實施例,所述導風板為下凹的弧形。
根據一些實施例,所述出風口設置在所述揚塵密閉空間的與所述導風板相對的邊角位置。
根據一些實施例,所述進風口和所述出風口設置在所述框架上。
根據一些實施例,所述框架還包括揚塵放置口,用于在所述揚塵密閉空間中放置揚塵。
根據一些實施例,密閉空間揚塵測試系統還包括:
風速控制器,與所述循環風機信號連接。
根據一些實施例,密閉空間揚塵測試系統還包括:微波設備及回波頻譜實時采集設備,其中微波設備的輸出端與回波頻譜實時采集設備的信號輸入端通過射頻線纜連接,微波設備與揚塵密閉空間中心對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遙感設備研究所,未經北京遙感設備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36479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