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負載介孔生物玻璃的小腸粘膜下層創面敷料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352942.0 | 申請日: | 2018-11-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513037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17 |
| 發明(設計)人: | 熊蠡茗;石磊;王文天;胡益強;張祥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L26/00 | 分類號: | A61L26/00;B33Y80/00;B33Y10/00 |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裴金華 |
| 地址: | 430000 湖北***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負載 生物 玻璃 小腸 粘膜 下層 創面 敷料 | ||
1.一種負載介孔生物玻璃的小腸粘膜下層創面敷料在制備顱骨骨外露創面修復材料上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創面敷料包括六層敷料或八層敷料,采用“三明治”結構,上下兩層為小腸粘膜下層基質材料和銅介孔生物玻璃抗菌層,中間四層或六層為小腸粘膜下層基質材料和鋅介孔生物玻璃功能層,每層敷料通過生物3D打印技術制備得到。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銅介孔生物玻璃的原始材料包括以下質量份:鹽酸1.5~2.5份、正硅酸乙酯8~12份、四水硝酸鈣1.5~2.5份、氯化銅0.5~3份、磷酸三乙酯1.0~2.0份、P123 7~9份,余量為無水乙醇。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鋅介孔生物玻璃的原始材料包括以下質量份:硝酸1.5~2.5份、正硅酸乙酯8~12份、四水硝酸鈣1.5~2.5份、六水硝酸鋅0.5~3份、磷酸三乙酯1.0~2.0份、P123 7~9份,余量為無水乙醇。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創面敷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制備小腸粘膜下層基質材料;(2)制備銅、鋅介孔生物玻璃:將所述原始材料按比例混合,充分攪拌后靜置,將靜置后得到的干凝膠破碎成顆粒,將所述顆粒在高溫環境下加工去除結合水及有機物等殘留,得到所述銅、鋅介孔生物玻璃;(3)復合小腸粘膜下層基質和銅/鋅介孔生物玻璃;(4)基于生物3D打印技術制備創面敷料。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中的小腸粘膜下層基質材料制備方法為:將小腸粘膜下層依次通過脫脂、酶解、去垢、凍干、碾磨,得到小腸粘膜下層粉末;將小腸粘膜下層粉末溶解在0.01M鹽酸中,加入0.1~0.5份的胃蛋白酶,攪拌;待溶解后,通過0.1M NaOH中和溶液pH,低溫保存。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4)中生物3D打印技術的條件為:材料溫度0~20℃,打印平臺溫度為-60~-20℃,打印層高200~400μm。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應用,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有后處理工藝,步驟為:(a)將打印后的創面敷料置于-18~-22℃環境中2~3h,干燥;(b)將干燥后的敷料浸泡在碳二亞胺酒精溶液中0.5h~3h;(c)待固化后,洗凈,再次干燥,封裝。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c)中需用環氧乙烷滅菌后封裝。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未經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352942.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