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改善脫硝入口煙道流場均勻性的旋轉吹灰裝置及其吹灰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347967.1 | 申請日: | 2018-1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458626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12 |
| 發明(設計)人: | 馬龍信;孫科;徐鵬志;高佳佳;王甲安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電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3J3/02 | 分類號: | F23J3/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09 | 代理人: | 張狄峰 |
| 地址: | 310030 浙江省杭州***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吹灰 煙道 壓縮空氣支管 壓力表 風帽 壓縮空氣母管 導流板 積灰 連通 流場均勻性 吹灰裝置 入口煙道 下游煙道 依次設置 脫硝 壓縮空氣管道 壓縮空氣流動 燃煤電廠 煙氣流動 停機 沖刷 泄漏 防治 | ||
本發明涉及一種改善脫硝入口煙道流場均勻性的旋轉吹灰裝置及其吹灰方法,屬于燃煤電廠煙道積灰防治技術領域。本發明包括壓縮空氣母管、壓縮空氣支管、壓力表以及旋轉吹灰風帽,壓縮空氣母管與廠用壓縮空氣管道連通,壓縮空氣支管與壓縮空氣母管連通,旋轉吹灰風帽連通于壓縮空氣支管,壓力表安裝在壓縮空氣支管上,且壓力表和旋轉吹灰風帽沿著壓縮空氣流動方向依次設置,旋轉吹灰風帽安裝于煙道內,且煙道內設置有導流板,導流板與下游煙道連接,煙道、導流板和下游煙道沿煙氣流動方向依次設置。本發明節省了由于積灰較多每次停機時因清理積灰需耗費的大量人力及時間,避免了常規吹灰器長時間沖刷造成的煙道泄漏。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改善脫硝入口煙道流場均勻性的旋轉吹灰裝置及其吹灰方法,屬于燃煤電廠煙道積灰防治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燃煤電廠鍋爐煙道積灰是目前燃煤電廠普遍存在問題。近年來,隨著國家對燃煤電廠污染物排放要求越來越苛刻,燃煤鍋爐基本均配制有脫硝系統,以滿足鍋爐NOx排放達標的要求。脫硝設備的投用并非在鍋爐設計初期完成,而是后期因環保要求需要而增設的,這就使多數機組在后期脫硝設備設計安裝時其對應煙道尺寸與原鍋爐省煤器出口煙道尺寸很難完美匹配,因此往往導致省煤器出口水平煙道與脫硝入口煙道存在突擴(SCR入口煙道尺寸>省煤器吹口水平煙道尺寸),這一方面使煙速降低導致部分飛灰沉積,同時突擴的煙道兩側存在低速渦流區,也會導致該處積灰的發生,此外受脫硝設備設置限制,煙氣在進入脫硝設備前先通過如前所述的省煤器出口水平煙道,然后折轉進入設備入口垂直煙道,在此折轉過程中受重力影響亦會導致大量飛灰的沉積。
脫硝效率對鍋爐NOx排放及其下游設備安全至關重要,影響脫硝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為入口流場的均勻性,若其入口流場均勻性較差,一方面導致脫硝效率降低,另一方面還會導致局部噴氨過量,造成氨逃逸量大,影響下游設備的運行安全,因此為保證脫硝裝置入口流場的均勻性,在其入口垂直煙道折轉區域設置導流板。如前所述,實際運行情況也表明該處積灰嚴重,多數情況下下層導流板基本被積灰堵塞,從而影響了入口煙道流場的均勻性。
目前大部分電廠的脫硝入口并無有效地吹灰裝置,同時受空間限制也無輸灰裝置,因此該處積灰均在每次停機時采用人工清灰,耗費了大量的人力和時間;同時存在個別電廠采用固定吹灰器進行吹灰,極易造成煙道破損,影響機組的安全穩定運行。基于以上原因,為有效地解決脫硝入口煙道內積灰導致流場不均的問題,需開發有效的防止脫硝入口煙道積灰的系統及裝置。
中國專利201310409471.3 公開了一種用于SCR脫硝反應器的清灰裝置,它包括依次連通的空氣壓縮機、緩沖罐、電磁閥和噴氣管網單元模塊,噴氣管網單元模塊位于SCR脫硝反應器內催化劑單元的上方,與催化劑單元一一對應設置。該方案對吹灰效果有限,存在吹灰死區,不利于實際使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有效解決燃煤電廠脫硝入口煙道積灰嚴重的問題,節省清灰人力及時間、改善脫硝裝置的流場均勻性同時防止固定方向吹灰造成的煙道破損,進而提供了改善脫硝入口煙道流場均勻性的旋轉吹灰裝置及其吹灰方法。
本發明解決上述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改善脫硝入口煙道流場均勻性的旋轉吹灰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壓縮空氣母管、壓縮空氣支管、壓力表以及旋轉吹灰風帽,所述壓縮空氣母管與廠用壓縮空氣管道連通,所述壓縮空氣支管與所述壓縮空氣母管連通,所述旋轉吹灰風帽連通于所述壓縮空氣支管,所述壓力表安裝在所述壓縮空氣支管上,且所述壓力表和所述旋轉吹灰風帽沿著壓縮空氣流動方向依次設置,所述旋轉吹灰風帽安裝于煙道內,且煙道內設置有導流板,所述導流板與下游煙道連接,所述煙道、導流板和下游煙道沿煙氣流動方向依次設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電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華電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34796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