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提高黍米產量的種植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347639.1 | 申請日: | 2018-1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479640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19 |
| 發明(設計)人: | 常江 | 申請(專利權)人: | 常江 |
| 主分類號: | A01G22/20 | 分類號: | A01G22/20;A01C1/00;A01C1/08;C05G3/00;C05G1/00 |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創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崔雪花;冷錦超 |
| 地址: | 043500 山西省臨汾市翼***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黍米 鹽酸多巴胺 出苗 浸泡 吸收率 種植 預處理 胚芽 農作物種子 防護措施 農業種植 生長時期 葉面噴灑 種子處理 灌漿 拔節 滅菌 產率 滴灌 胚根 抗病 整地 播種 澆灌 補充 管理 | ||
1.一種提高黍米產量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整地:播種前對大田進行翻耕,噴灑復合菌制劑,再次翻耕;
2)種子處理:將黍米種子進行滅菌處理,然后用濃度百分比為0.1-1%的鹽酸多巴胺溶液浸泡12-36h;
3)播種:將黍米種子播種于大田,澆灌一次鹽酸多巴胺8000-10000倍溶液;
4)拔節孕穗期管理:在育穗期,每隔1天滴灌一次果糖二磷酸鈉3000-4000倍溶液以及鹽酸多巴胺8000-10000倍溶液。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提高黍米產量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復合菌制劑為乳酸桿菌、放線菌、紅螺菌和枯草芽孢桿菌的混合菌制劑。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提高黍米產量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播種深度為3-4cm,播種后覆蓋地膜,地膜厚度為0. 008-0.012m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提高黍米產量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孕穗期噴施除蟲菊酯水溶液。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提高黍米產量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孕穗期,噴施葉面肥,所述葉面肥的原料包括:甘草多糖、硫酸亞鐵、磷酸二氫鉀、硝酸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常江,未經常江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347639.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