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控制移動終端音量的方法、終端以及移動終端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345555.4 | 申請日: | 2014-0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460208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12 |
| 發明(設計)人: | 杜孝儒;朱董宜;吳崇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為終端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3/16 | 分類號: | G06F3/16;H04M1/725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129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移動終端 終端 控制移動 匹配連接 終端音量 短程無線通信功能 控制命令信號 移動終端音量 發送控制 命令信號 音量控制 成功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控制移動終端音量的方法、終端以及移動終端,該方法包括:終端通過短程無線通信功能與第一移動終端進行匹配連接;若與第一移動終端匹配連接成功,則終端向第一移動終端發送控制命令信號,控制命令信號指示第一移動終端進行音量控制操作。通過上述方式,本發明能夠實現自動控制移動終端音量的目的。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無線通信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控制移動終端音量的方法、終端以及移動終端。
背景技術
在一些特殊場合中,例如開會、演講、上課等等,很多用戶忘記或不習慣將手機設置為靜音,手機來電時的鈴聲會大大影響開會、演講、上課的效果。在進入這些特殊場合后,通常手機需要人工設置為靜音模式。
但是,通過用戶手工設置靜音模式的方式,一方面用戶容易疏忽,另一方面人工設置比較麻煩,還會出現差錯。
發明內容
本發明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控制移動終端音量的方法、終端以及移動終端,能夠實現自動控制移動終端音量的目的。
第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控制移動終端音量的方法,包括:終端通過短程無線通信功能與第一移動終端進行匹配連接;若所述終端與所述第一移動終端匹配連接成功,則所述終端向所述第一移動終端發送控制命令信號,所述控制命令信號指示所述第一移動終端進行音量控制操作。
結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控制命令信號指示所述第一移動終端進行靜音、震動或調低音量的控制操作。
結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終端要求所述第一移動終端進行音量控制操作的步驟之后,包括:所述終端以交替間隔的方式關閉或打開與所述第一移動終端的通信,以便于所述第一移動終端在預定時間內查詢其是否在所述終端的短程無線通信范圍內。
第二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控制移動終端音量的方法,包括:移動終端通過短程無線通信功能與終端進行匹配連接;若所述移動終端與所述終端匹配連接成功,則所述移動終端接收所述終端發送的控制命令信號,所述控制命令信號指示所述移動終端進行音量控制操作;根據所述控制命令信號,所述移動終端進行音量控制操作。
結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移動終端接收所述終端發送的控制命令信號的步驟之后,包括:若所述移動終端離開所述終端的短程無線通信范圍,則所述移動終端根據已保存的設置參數,恢復原來的設置。
第三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終端,所述終端包括:匹配連接模塊和控制模塊;所述匹配連接模塊用于通過短程無線通信功能與第一移動終端進行匹配連接;所述控制模塊用于在所述匹配連接模塊與所述第一移動終端匹配連接成功后,控制短程無線通信功能向所述第一移動終端發送控制命令信號,所述控制命令信號指示所述第一移動終端進行音量控制操作。
結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控制命令信號指示所述第一移動終端進行靜音、震動或調低音量的控制操作。
結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二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終端還包括開關模塊,所述開關模塊用于以交替間隔的方式關閉或打開與所述第一移動終端的通信,以便于所述第一移動終端在預定時間內查詢其是否在所述終端的短程無線通信范圍內。
第四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移動終端,所述移動終端包括:匹配連接模塊接收模塊以及操作模塊;所述匹配連接模塊用于通過短程無線通信功能與終端進行匹配連接;所述接收模塊用于在所述匹配連接模塊與所述終端匹配連接成功后,接收所述終端發送的控制命令信號,所述控制命令信號指示所述移動終端進行音量控制操作;所述操作模塊用于根據所述接收模塊接收的控制命令信號,進行音量控制操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為終端有限公司,未經華為終端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34555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