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溫度測量裝置及反應堆冷卻劑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345229.3 | 申請日: | 2018-1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80093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19 |
| 發明(設計)人: | 王艷秋;劉小云;霍煥廣;曹斌芳;唐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龍國際核電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21C15/18 | 分類號: | G21C15/18;G21C17/1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銀龍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許靜;黃燦 |
| 地址: | 100036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溫度 測量 裝置 反應堆 冷卻劑 系統 | ||
本發明提供一種溫度測量裝置及反應堆冷卻劑系統,應用于包括主管道的反應堆冷卻劑系統,所述溫度測量裝置包括:匯流管路,設置于所述主管道的內部,所述匯流管路的第一端為閉合端,所述匯流管路的第二端為開口端;至少兩個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第一端與所述匯流管路的第一端連通,所述引流管的第二端與所述主管道的管壁連接,所述引流管上設置有至少兩個采樣孔;和至少兩個溫度傳感器,所述溫度傳感器的感應端設置于所述匯流管路中。這樣,可以直接對所述匯流管路中的反應堆冷卻劑的溫度進行測量,而不需要在主管道增設測溫旁路,從而可避免由測溫旁路可能引起的泄漏和破口的風險,進而提高了核電站的安全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核電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溫度測量裝置及反應堆冷卻劑系統。
背景技術
反應堆冷卻劑的平均溫度是壓水堆核電站進行功率控制和反應性控制的重要指標,尤其是對于主管道內反應堆冷卻劑的平均溫度的測量至關重要。目前,通常采用獨立的測溫旁路與主管道連接,并將主管道中的冷卻劑引入所述旁路之中,之后通過溫度傳感器對引入旁路中的冷卻劑的溫度進行測量,以得到主管道內反應堆冷卻劑的平均溫度。然而,上述方法由于設置有測溫旁路,測溫旁路作為反應堆冷卻劑系統的邊界,存在泄露和破口的可能,從而導致核電站的安全性較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溫度測量裝置及反應堆冷卻劑系統,解決了由于測溫旁路存在泄露和破口的可能,從而導致核電站的安全性較低的問題。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溫度測量裝置,應用于包括主管道的反應堆冷卻劑系統,所述溫度測量裝置包括:
匯流管路,設置于所述主管道的內部,所述匯流管路的第一端為閉合端,所述匯流管路的第二端為開口端;
至少兩個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第一端與所述匯流管路的第一端連通,所述引流管的第二端與所述主管道的管壁連接,所述引流管上設置有至少兩個采樣孔;和
至少兩個溫度傳感器,所述溫度傳感器的感應端設置于所述匯流管路中。
可選的,各個引流管分別位于所述主管道的同一橫截面上的不同位置。
可選的,每兩個相鄰的引流管的第二端之間的間隔相同;和/或
所述匯流管路的第一端設置于所述主管道的中心軸上。
可選的,所述匯流管路的第一端的位置高于所述匯流管路的第二端的位置。
可選的,所述匯流管路的第二端設置有一出液管路,所述出液管路的管壁與所述主管道的底部管壁接觸貼緊,所述溫度傳感器的感應端位于所述出液管路中。
可選的,所述溫度傳感器包括:
固定部;和
測量部,所述測量部設置有相對的第一端與第二端,所述測量部的第一端設置于所述固定部上,所述測量部的第二端穿過所述主管道的底部管壁與所述出液管路的管壁,并伸入至所述出液管路內,所述測量部的第二端為所述溫度傳感器的感應端。
可選的,所述主管道上與所述出液管路的管壁接觸貼緊的位置處,設置有一開口;
所述開口內設置有一固定加強件,所述固定加強件設置有相對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以及設置有與所述溫度傳感器的數量相同的多個容納腔,其中:
所述第一表面與所述出液管路的管壁接觸貼緊,所述第二表面露出于所述主管道的底部管壁之外,所述至少兩個溫度傳感器分別對應設置在所述多個容納腔中,且所述測量部的第二端穿過所述第一表面與所述出液管路的管壁,并伸入至所述出液管路內。
可選的,所述固定部設置有相對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測量部的第一端位于所述固定部的第一端上;
所述固定加強件還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龍國際核電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華龍國際核電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34522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