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硅廢料回收工藝的預處理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343216.2 | 申請日: | 2018-1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458830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30 |
| 發明(設計)人: | 庹開正;周旭 | 申請(專利權)人: | 永平縣泰達廢渣開發利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6B21/00 | 分類號: | F26B21/00;F26B25/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劉沙粒 |
| 地址: | 672600 云南省***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廢料 回收 工藝 預處理 設備 | ||
本發明公開了硅廢料回收工藝的預處理設備,包括軌道,軌道內設置有多個滾輪,軌道外壁上安裝有集渣器,軌道的側壁上開設有排渣口,排渣口連通軌道內部和集渣腔,軌道內部的底面上設置有支撐桿,所述支撐桿上設置有第一彈簧,第一彈簧上端連接有位于滾輪下方的剛性排渣板,所述剛性排渣板的兩側粘結有柔性排渣板,所述柔性排渣板穿過對應的排渣口并延伸至集渣腔中。本發明使得當硅渣落入軌道后會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動移動至集渣器中收集,而集渣器可以從軌道的側壁上拆卸,方便工作人員收集在篩分、晾干過程中產生的部分硅渣,同時,硅渣不會在軌道內堆積,從根源上消除了滾輪被磨損或者無法正常轉動的隱患。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硅渣回收的預處理領域,具體涉及硅廢料回收工藝的預處理設備。
背景技術
多晶硅在經過鑄錠、破錠、切片等程序后,制作成待加工的硅片,在硅片上摻雜和擴散微量的硼、磷等,就形成P-N結。然后采用絲網印刷,將精配好的銀漿印在硅片上做成柵線,經過燒結,同時制成背電極,并在有柵線的面涂一層防反射涂層,電池片就至此制成。
在硅片的切割工藝過程中,會產生較多的硅渣,回收該部分硅切割渣能夠顯著地降低生產成本。在硅切割渣的回收工藝之前,需要進行硅渣的烘干、篩分等預處理工藝。為了整合硅渣的烘干、篩分工藝,從而縮短總工時并提高烘干效率,發明人設計了用于硅渣自然晾干的晾干裝置。
該晾干裝置在光照時間長、光照強度高的環境下,能夠有針對性地、高效地烘干、篩分硅廢料,但是,在光照時間短、光照強度弱的環境下,硅廢料的晾干時間將增加,干燥效率低。為了解決該問題,該晾干裝置內部的烘干腔中配備有基于軌道移動的輔助烘干設備以在晾干裝置完成篩分后,提供輔助熱量以一定程度上縮短烘干時間。
然而在應用過程中發現,輔助烘干設備的軌道由于其上開設有用于設置滾輪的開口以提高軌道上的移動架的移動流暢性,硅渣在干燥過程中會有硅渣、甚至尺寸稍大的硅廢料落入軌道內,這部分硅渣不僅不易收集,而且若軌道內部堆積較多的硅渣,還將造成軌道內部不易清理,以及滾輪無法正常轉動,失去了便于移動架移動的作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硅廢料回收工藝的預處理設備,以解決現有的常規軌道內容易堆積硅渣所造成的硅渣不易收集、不易清理、以及滾輪被磨損且無法正常轉動的問題。
本發明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
硅廢料回收工藝的預處理設備,包括軌道,所述軌道為開口向上的中空結構,軌道內設置有多個滾輪,所述滾輪的轉軸的兩端活動插入軌道的內壁,相鄰兩個滾輪之間的距離等于滾輪的直徑,所述軌道外壁上安裝有集渣器,所述集渣器與軌道的外壁構成封閉的集渣腔,軌道的側壁上開設有排渣口,所述排渣口連通軌道內部和集渣腔,軌道內部的底面上設置有支撐桿,所述支撐桿上設置有第一彈簧,所述第一彈簧上端連接有位于滾輪下方的剛性排渣板,沿軌道中心至軌道內壁方向,剛性排渣板的高度逐漸降低,所述剛性排渣板的兩側粘結有柔性排渣板,所述柔性排渣板穿過對應的排渣口并延伸至集渣腔中。
目前,為了在光照強度弱、光照時間短的情況下提供輔助加熱,在晾干裝置的烘干腔中設置有輔助加熱工裝,該工裝可在烘干腔中基于軌道自由移動,因此工作人員可以根據實際的情況,例如局部硅廢料堆積導致晾干效果差,進行有針對性地烘干,進而提高烘干效率,縮短總的烘干時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永平縣泰達廢渣開發利用有限公司,未經永平縣泰達廢渣開發利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34321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