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牙齦腫痛的含片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339611.3 | 申請日: | 2018-11-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106768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01 |
| 發明(設計)人: | 張瑞武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瑞武 |
| 主分類號: | A61K36/714 | 分類號: | A61K36/714;A61K9/20;A61P1/00;A61P29/00;A61K31/045 |
| 代理公司: | 鄭州浩德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1130 | 代理人: | 邊鵬 |
| 地址: | 461670 ***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含片 牙齦腫痛 治療 預膠化淀粉 羧甲淀粉鈉 不良氣味 甜菊糖苷 中藥原料 半枝蓮 環糊精 潤滑劑 生草烏 牙齦炎 重量份 白芷 冰片 制備 食用 中藥 | ||
一種治療牙齦腫痛的含片,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原料制備而成:禹白芷15?21、生草烏12?18、冰片10?16、半枝蓮24?30;預膠化淀粉70?90、β?環糊精35?55、羧甲淀粉鈉15?21、潤滑劑1?2和甜菊糖苷0.03?0.07。本發明提供的治療牙齦腫痛的含片,對于由牙齦炎導致的牙齦腫痛具有較好的療效,而且含片口感良好,無中藥不良氣味,適于食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中藥生產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牙齦腫痛的含片。
背景技術
牙齦腫痛主要是由牙齦有炎癥而表現出的一種癥狀,牙齦下的炎癥通過牙縫,牙結石,口腔死角進行多方位的傳播,使牙齦附著牙菌斑而導致牙齦腫痛。檢查可見牙齦腫脹肥大,呈深紅色或暗紅色,組織松軟,探診易出血。臨床上多以西藥治療,然而采用西藥治療無法達到徹底治療效果,多復發。
河南省禹州市中藥材具有悠久的歷史,其中禹白芷、禹南星、禹白附等地產名藥,名列李時珍《本草綱目》和現行中華藥典,被列為國家保護品種,其中禹白芷更是諸藥之首。
白芷以根入藥,有祛病除濕、排膿生肌、活血止痛等功能,禹白芷相比其他產地如祁白芷、杭白芷具有更好的質量,活性成分含量更為豐富,對于牙痛具有較好的效果,目前已有將白芷和冰片結合用于治療牙痛等牙部疾病的報道,但是其所用原料藥種類較多,制備復雜,而且其制備而成的口腔制劑口感較差,不適宜食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在于為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治療牙齦腫痛的含片。
本發明的目的是以下述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治療牙齦腫痛的含片,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原料制備而成:禹白芷15-21、生草烏12-18、冰片10-16、半枝蓮24-30;預膠化淀粉70-90、β-環糊精35-55、羧甲淀粉鈉15-21、潤滑劑1-2和甜菊糖苷0.03-0.07。
優選的,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禹白芷18、生草烏15、冰片13、半枝蓮27、預膠化淀粉80、β-環糊精45、羧甲淀粉鈉18、潤滑劑1.5和甜菊糖苷0.05。
所述為潤滑劑為硬脂酸鎂。
如上所述的治療牙齦腫痛的含片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取禹白芷、生草烏和半枝蓮加水煎煮, 然后過濾得過濾液,對過濾液濃縮,得濃縮浸膏,然后制成浸膏微粉;
(2)取步驟(1)得到的浸膏微粉與冰片混合,然后加入預膠化淀粉、β-環糊精、羧甲淀粉鈉、潤滑劑和甜菊糖苷混合均勻,進行壓片,即成。
所述步驟(1)煎煮時間為1-2h,煎煮次數為2次。
所述步驟(1)浸膏微粉過200目篩。
本發明提供的治療牙齦腫痛的含片,對于由牙齦炎導致的牙齦腫痛具有較好的療效,而且含片口感良好,無中藥不良氣味,適于食用。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一種治療牙齦腫痛的含片,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禹白芷15-21、生草烏12-18、冰片10-16、半枝蓮24-30;預膠化淀粉70-90、β-環糊精35-55、羧甲淀粉鈉15-21、潤滑劑1-2和甜菊糖苷0.03-0.07;潤滑劑優選為硬脂酸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瑞武,未經張瑞武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33961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