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水下濕插拔電纜連接器的多次成型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338731.1 | 申請日: | 2018-11-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390838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14 |
| 發明(設計)人: | 都治國;封啟璽;賀永軍;趙衛兵;吳亞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0五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H01R43/24 | 分類號: | H01R43/24 |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業大學專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華金 |
| 地址: | 710075 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水下 濕插拔 電纜 連接器 多次 成型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水下濕插拔電纜連接器多次成型方法,首先對電極1和電極2預成型,確保電極1和電極2之間位置關系;然后對電連接器1、電纜與安裝螺母二次成型,確保電極同安裝螺母和總體結構之間位置關系;最后對電連接器1整體成型,形成電連接器1成品。實現了該水下電纜連接器的加工,填補了國內空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水下濕插拔電纜連接器多次成型方法,該方法可實現一種復雜結構的水下濕插拔電纜連接器成型。
背景技術
水下電連接器應用于水下或特種環境中,通過插頭與插座的連接,方便快捷地導通電纜。作為動力的傳輸節點,不僅要實現電能的傳輸,同時也要起到機械連接的作用。水下作業時,水下電連接器通過蛙人或水下潛航器在水下環境中進行斷電情況下的插拔操作,以特有的密封型式及產品結構,實現水下大深度環境下電纜的插拔及安全有效導通,具有極大地工程需求及價值。
某水下電纜連接器(201711303830.1),設計原理明晰,結構緊湊、復雜,加工實現較難。由電連接器1和電連接器2組成,其中:電連接器1包括轉接接頭、絕緣橡膠材料、電極1、電極2以及2根電纜,電極1為階梯軸結構,電極2為圓筒結構,電極1和電極2套裝,兩者之間用絕緣橡膠填充,結構緊湊,電極1和電極2之間絕緣。從電極1和電極2分別引出電纜,兩根電纜埋入水下電連接器1的絕緣橡膠中,互不干涉。電連接器2包括轉接接頭、絕緣橡膠材料,電極A、電極B以及2根電纜。 2個電極3硫化在水下電連接器2內,兩者之間保持一定距離,相互絕緣。從2個電極3分別引出電纜,兩根電纜埋入水下電連接器2的絕緣橡膠中,互不干涉。
當水下電纜連接器工作時(電連接器1和電連接器2連接時),在狹小空間內,既要確保電極發揮各自導通作用,又不允許電極之間出現干涉(短路)或錯位(斷路) 的可能性。水下電纜連接器中電極之間需要保證準確的配對(電極1與電極B配對,電極2與電極A配對)才能實現有效的導通和絕緣以及密封,但受限于尺寸,電極之間間隙較小同時均采用的是懸浮于膠料定位的方式。因此,如何準確定位小間隙懸浮電極以及有效硫化保證絕緣及密封成為成型方法的關鍵技術,目前國內尚無相關技術報道。
發明內容
本發明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水下電纜連接器,為了填補了國內該成型方法的空白,本發明通過提出一種多次成型方法,實現了該水下電纜連接器的加工,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水下濕插拔電纜連接器的多次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采用多次成型得到第一電連接器,包括以下子步驟:
子步驟一:在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之間同軸套有輔助工裝將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隔離,所述輔助工裝為內部為空腔;
在空腔內灌入液體橡膠,硫化溫度為120℃—140℃,硫化時間為25min—30min;橡膠固化后,取出輔助工裝;
子步驟二: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分別與導線連接后,共同放入第一預成型模具下模中,同時第一螺母位于第一電極的一端,固定在第一預成型模具的下模上;導線穿過第一螺母,第一螺母與第一電極、第二電極三者同軸;上下合模后,灌入液體橡膠,硫化溫度為140℃—160℃,硫化時間為15min—25min;橡膠硫化后,卸下模具,得到預成型的第一電連接器,此時的第一電極遠離螺母一端上未包裹有橡膠;
子步驟三:將預成型好的第一電連接器放入第二預成型模具下模中,在第一電極未包裹橡膠處周圍填充膠料半成品,上下合模后,對第二預成型模具加壓硫化,硫化溫度為140℃—160℃,硫化時間為15min—25min;硫化后卸下模具,得到第一電連接器成品;
步驟二:采用一次成型得到第二電連接器,包括以下子步驟:
子步驟一:將第三電極和第四電極分別和導線連接后,同軸套在第三預成型模具型腔中的膠環上,同時將第二螺母置于第三預成型模具的模芯上;第二螺母靠近第三電極遠離第四電極,導線穿過第二螺母,且保證第二螺母、第三電極、第四電極三者同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0五研究所,未經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0五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33873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端子插頭上料與流轉的自動裝配設備
- 下一篇:光學模塊及摻鉺光纖放大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