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平流式沉淀池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332479.3 | 申請日: | 2018-11-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67187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19 |
| 發明(設計)人: | 史紅桂 | 申請(專利權)人: | 史紅桂 |
| 主分類號: | B01D21/02 | 分類號: | B01D21/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54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平流 沉淀 | ||
本發明為一種平流式沉淀池,包括池體,池體的左側靠近池體內壁處設有豎直進泥管,池體右側的底部池體底部設有集泥斗,池體底部為向下傾斜的斜坡結構,斜坡自進泥管一側向下傾斜至集泥斗,集泥斗的一側設有排泥口,池體頂部右側的側壁上設有溢流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池體內設有多個等間距排列的平行斜板,斜板的前后端分別固定于池體的前后壁,各斜板分別背向溢流口傾斜;多個斜板自進泥管的一側傾斜向上排列至溢流口一側,所述進泥管的底部位于最下方的斜板的下方,溢流口位于最上面一塊斜板的上方。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污水處理用沉淀池,具體涉及一種平流式沉淀池。
背景技術
沉淀池是分離懸浮固體的一種常用構筑物,按池內水流方向不同可以分為平流式、豎流式和輻流式三種。平流式沉淀池一般為長方形,由進水口、出水口和污泥斗三部分組成,采用下進上出的方法收集清液。平流式沉淀池構造簡單,但占地面積較大;遇見含泥量較多,ss含量很高的廢水,如酒精一級厭氧廢水等,分離效果有限。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多級溢流、沉淀充分的一種平流式沉淀池。
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平流式沉淀池,包括池體,池體的左側靠近池體內壁處設有豎直進泥管,池體右側的底部池體底部設有集泥斗,池體底部為向下傾斜的斜坡結構,斜坡自進泥管一側向下傾斜至集泥斗,集泥斗的一側設有排泥口,池體頂部右側的側壁上設有溢流口,所述池體內設有多個等間距排列的平行斜板,斜板的前后端分別固定于池體的前后壁,各斜板分別背向溢流口傾斜;多個斜板自進泥管的一側傾斜向上排列至溢流口一側,所述進泥管的底部位于最下方的斜板的下方,溢流口位于最上面一塊斜板的上方。
采取以上技術方案后,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
斜板與水平面呈15-30°,沉淀池底部與水平面呈-15--45°,進泥管內的泥水進入池內后開始沉淀,泥水達到一定高度后被斜板阻擋,進一步沉淀,由于斜板傾斜向上排列,泥水依次溢流每一級斜板,促進了泥的沉淀,沉淀效果好;此種設計簡單易行,且更有利于污泥沉淀完全。經檢測,廢水經此種平流式沉淀池后,ss下降更為明顯。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做進一步詳述:
如圖所示,一種平流式沉淀池,包括池體1,池體1的左側靠近池體內壁處設有豎直進泥管2,池體右側的底部池體底部設有集泥斗3,池體底部為向下傾斜的斜坡4結構,斜坡4自進泥管2一側向下傾斜至集泥斗3,集泥斗3的一側設有排泥口5,池體1頂部右側的側壁上設有溢流口6,所述池體1內設有多個等間距排列的平行斜板7,斜板7的前后端分別固定于池體1的前后壁,各斜板分別背向溢流口6傾斜設置;多個斜板自進泥管2的一側傾斜向上排列至溢流口6一側,所述進泥管2的底部位于最下方的斜板的下方,溢流口6位于最上面一塊斜板的上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史紅桂,未經史紅桂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33247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