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纖維素微凝膠膜的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332387.5 | 申請日: | 2018-11-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400962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01 |
| 發明(設計)人: | 王鴻儒;姚一軍;柴雍;王瑞瑞 | 申請(專利權)人: | 陜西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8L1/02 | 分類號: | C08L1/02;C08L89/00;C08K5/1515;C08J5/18;C08J3/24 |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專利事務所 61214 | 代理人: | 張皎 |
| 地址: | 710021***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纖維素 微凝膠 制備 環氧氯丙烷 纖維素蛋白 機械性能 蛋白 水溶性纖維素衍生物 天然高分子聚合物 蛋白溶液 共價偶聯 氫氧化鈉 室溫攪拌 混合液 抗水性 偶聯劑 透光性 稱取 偶聯 濕態 透析 鑄膜 聚合 尿素 蒸發 | ||
本發明公開的一種纖維素微凝膠膜的制備方法,步驟1:稱取纖維素、蛋白、氫氧化鈉、尿素及水;步驟2:制備蛋白溶液;步驟3:制備纖維素蛋白溶液;步驟4:向纖維素蛋白混合液中加入環氧氯丙烷,室溫攪拌,反應后,經透析、分散、靜置、分離,得到纖維素微凝膠;步驟5:將形成的纖維素微凝膠進行蒸發,在鑄膜板上進行攤膜,干燥,得到纖維素微凝膠膜。本發明的纖維素微凝膠膜的制備方法,將蛋白與纖維素在偶聯劑環氧氯丙烷的作用下發生偶聯聚合,形成共價偶聯的天然高分子聚合物纖維素微凝膠膜,該纖維素微凝膠膜比水溶性纖維素衍生物具有更高的干、濕態機械性能,抗水性強,同時透光性高。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微凝膠膜制備技術領域,涉及一種纖維素微凝膠膜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資源的日益短缺,可再生能源得到國際社會和大多數國家的高度重視,構建生物質聚合物材料成為研究熱點。纖維素和蛋白均屬于天然高分子材料,來源廣泛、可再生、無污染、能完全生物降解,是制備生物質聚合物的環保材料。從涂層生態化來講,皮革涂飾劑正在從合成材料向生物質材料發展,生物質涂飾劑品種少,工業化程度低;如生物質聚氨酯、酪素、明膠、醋酸纖維素(CA)、硝化纖維素(NC)等。酪素、明膠蛋白成膜硬脆,吸水性太強,耐干、濕擦性差,在潮濕環境中易受細菌侵蝕而變質,只能作為一種輔料用于皮革涂飾劑;水性聚氨酯、水性CA和NC分散體在水性化過程需使用大量的有機溶劑,有機溶劑會產生大量的污染,且需增加有機溶劑的分離和回收裝置,致使生產成本提高。NC耐光性差,易黃變;CA價格昂貴。為此,急需開發新型的全生物質材料拓展皮革涂飾劑種類,促進皮革涂飾劑向更環保領域發展。
現有的纖維素蛋白復合膜均是利用相分離技術獲得的。再生纖維素(RC)濕態膜制備方法,將纖維素溶液液在周圍環境中進行溶劑和非溶劑的交換,使原來穩定的溶液發生相轉變,最終分相固化成膜;然后將濕態RC膜浸泡在蛋白溶液中,干燥獲得RC/蛋白復合膜,該方法獲得的膜在濕態條件下易溶脹且蛋白易流失。為了克服蛋白易流失的缺點對RC的進一步改性,制備具有共價交聯的RC/蛋白質復合膜,通過TEMPO體系氧化的RC/蛋白質膜、高碘酸鹽氧化的RC/蛋白膜及交聯劑(京尼平或戊二醛)交聯的與RC/蛋白膜等,改善RC/蛋白復合膜在濕態下的應用能力,且蛋白能夠穩定在復合膜體系中存在。然而,通過非均相改性得到的薄膜易起皺、均勻性差、結構不可控,受凝固浴組成、凝固溫度、凝固時間、添加劑和后處理等各種因素的影響,且再生過程需耗費大量的有機、無機溶劑,兩次成型,工序復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纖維素微凝膠膜的制備方法,制得的纖維素微凝膠膜具有好的干、濕態力學性能和耐水性,且安全無毒性。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纖維素微凝膠膜的制備方法,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稱取纖維素、蛋白、氫氧化鈉、尿素及水;
步驟2:制備蛋白溶液;
將蛋白、氫氧化鈉和尿素,放入水中,在50~60℃下,攪拌直至蛋白完全溶解,得到蛋白溶液;
步驟3:制備纖維素蛋白溶液;
將步驟2得到的蛋白溶液持續攪拌預冷,在加入纖維素,攪拌10~20min,靜置,得纖維素蛋白混合液;
步驟4:向纖維素蛋白混合液中加入環氧氯丙烷,室溫攪拌,反應后,經透析、分散、靜置、分離,得到纖維素微凝膠;
步驟5:將形成的纖維素微凝膠進行蒸發,在鑄膜板上進行攤膜,干燥,得到纖維素微凝膠膜。
本發明的特點還在于,
步驟1中纖維素與蛋白的質量比為1:0.7~1;纖維素與氫氧化鈉的質量比為1:1~1.3;纖維素與尿素的質量比為1:1.4~1.7;纖維素與水的質量比為1:11.6。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陜西科技大學,未經陜西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33238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